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县里的人们
边站了些时候。事情僵了,才插进来打圆场:

    “那个口号我看问题不大吧。农村干部自然明白,不消咬文嚼字的。”

    “怎么是咬文嚼字?”小学老师惊疑地对他十分崇敬的县委书记睁大了眼睛,又畏葸地低下头,“语法呀!”

    屋里一时很静。

    “这里不谈语法吧。”县委书记先打破沉默,“你回去,照原样子抄。语法问题以后再讨论。”口气是不容置疑的。

    “不,断断不行的。”小学老师抬起头,眼睛里一片泪。在学堂里,要逢到这样不讲道理、不肯改错的学生,他是一定要处罚的。

    “那你看着办吧。”

    小学老师晓得再没有讲语法的余地了,转过身,缓缓走出去。走到门口,他的头突然从肩胛里跌落下去。他听见后面在议论:“怎么把个保长弄来了。”

    “保长”是指他。听说共产党要南下,保长无人肯当,村人便设出一个轮流坐庄的法子。轮到他头上时,只当了一个月,解放军就过江了。那时他在教私塾,当了保长,也只是教他的私塾,却落了个不清不白的“保长”历史,历次运动麻烦了许多人。

    小学老师当天就收拾文房四宝离开了旅社。他是忠心耿耿来的,决想不到会这样离开。因此离去时颇有些留恋,对那烛泪堆成的山峰发了半天怔。他先没有回家,直接去县医院住院部看了他老婆。他老婆在他住进旅社没有几天就住了院。儿子当天来报告过他,他却一直没有抽出空去探视。

    由于小学老师是擅自离开的,大会结束时,为酬劳大会工作人员的辛苦而发的笔记本、大毛巾、搪瓷缸,也就自然免发给他。

    4.会外记录。

    这次四干会对全县学大寨运动发生的作用,几乎在当时就可以看得见,摸得到。仅举县印刷厂及县城各商店为例。

    由于印刷各类会议材料,以及由这些材料汇编成的书,县印刷厂把原来的长日班改成了二班倒,每班十二小时,停人不停机,创造了办厂以来最好的生产成绩。四季度中的这一个月的产值,即相当于前三个季度的总和。

    县城各商店这一个月的营业额也是空前的。连存在仓库里的春节供应物资也都拿出来倾销一空,不得不手忙脚乱地重新组织货源。

    还有一个值得特别一提的纪录是县城附近的一些生产队,因四干会而获得大量高效农家肥,以致有些私心重的人放肆地往自留地泼人粪尿,也没有人来找他去开展好肥料该送自留地还是送集体,到底该走哪条道路的辩论。

    第三会后

    关于全国农业学大寨大会以及这次全县四干会会议精神的传达,县委书记在大会结束前再三强调,一定要讲实效,一定不要搞形式主义,不要搞文山会海,泛滥成灾。既然四级干部都开过会了,回去以后,除了由公社和大队组织办一些团员、妇女、民兵骨干学习班,就不用层层开大会,直接由生产队传达给广大社员群众就行了。

    小镇东方红大队第一生产队队长殷元中下午从县里回到生产队,立刻就到各家各户去跑了一圈,郑重其事地通知夜晚开全体社员大会,他要传达全国的干部会和全县的干部会的精神。弄得大家搞不清他究竟是参加了全国的干部会还是参加了全县的干部会回来。他是大队书记殷道严的侄子,说话向来喉咙粗口气大。

    事情毕竟不同寻常。人到得比平常要早些,也多些。疏疏落落地散了一仓库。仓库中间的横梁上用绳子吊着一盏桅灯。殷元中站在灯底下。他已经脱下了那件特地为开会赶做的铁灰色涤卡中山装,重新技上了先前天天穿的对襟黑棉袄。那上面凡是有边有角的地方,都露出了猪油渣似的絮团。

    “都来了,哈,那就开会,哈,这次开会,形势大好,哈,我队也跟全国一样……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将军镇简介 >将军镇目录 > 第十三章 县里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