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Chapter1 Interview
是“吴公大厦”巨大建筑群外围的西南角。

    他站在街角,瞧瞧两边的马路。刚过了正午,文津道的马路还是跟平时一样繁忙,汽车群卷起一阵又一阵夹带热气的烟雾;西寮街那边就冷清得多,偶尔才有车子驶过,路旁停泊着几辆货车。

    谷明智留意到了:所有货车都停在对面那一侧的马路。他再看看文津道那边,也是一样。“吴公大厦”建筑群楼下的街道,没有任何汽车停泊。

    这个不起眼的现象,再次支持了谷明智心里的想法:所有人都为了某些原因,忽视了“吴公大厦”的存在。这种忽视很可能是无意识的,却出奇地集体而一致……

    建筑的楼下四周倒还有店铺,全都是跟这跌打医馆一样的老店,许多是诊所和牙医。大概半数以上都是无照经营吧?但没有任何人干涉。

    ——这些店铺就是“吴公大厦”跟外界最后一线的连系吗?……

    谷明智整理一下肩上的背袋,然后脱下左腕上的塑胶电子手表,把手表调至计时秒表的模式。他往东瞧瞧文津道的前方,手指按下了秒表的“开始”,他迈开穿着橡胶底皮鞋的双足。

    谷明智用平常的步履,沿着“吴公大厦”南面边缘往东走,一边在想着到目前为止所知关于这大厦的一切。

    黄道行律师留给他的资料,总算交待了这巨大建筑群少许的基本历史。

    真正的、原来的“吴公大厦”当然不是这么巨型。它只是位于现在这堆楼房里某处——估计大概在最中央偏东——的其中一幢。建造于四○年代末、这个城市刚脱离了日本侵略军统治之后不久。一层八户、共八层高的住宅大厦——在当年来说已经非常不得了。

    一听到“吴公大厦”这名字时,谷明智就很敏感。“这大厦……跟吴恩鸿先生有关吗?”

    黄道行以点头作回答。

    “‘吴公大厦’的冠名者‘吴公’,是吴先生的父亲吴伯仙。‘吴公大厦’就是吴老先生兴建的,建成后出售的利益,是吴老先生挖掘的第一桶金。可以说,‘吴公大厦’就是吴家的发迹地。”

    邻近地区相继发生政治动荡,驱使大量难民自五○年代初开始涌入这座城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其中许多人就聚居在“吴公大厦”四周。木建的寮屋,就像野草在“吴公大厦”这株大树的叶荫底下迅速冒起、蔓延。当年这座城市还处于百废待兴的时期,土地权模糊不清,建筑规章更无人理会。这些新居民一旦占了这地方,就再没有离开过。木搭的屋子渐渐盖成混凝土的小楼房,然后又相继被十几层高的大厦代替。

    ——简直就像自行成长变大的生物。

    不可思议的是,它直至几十年后的今天还没有受到外界的任何干预。西埔区虽然是市内发展最迟缓的旧区,但这么大量的土地被长年非法占用,市政府竟然都没有采取过任何取缔行动——土地,在这个狭小的城市,是最贵重的资源。

    经过一家杂货店前面,谷明智瞄了瞄内里阴暗的店面。在两个盛着干制凉果的玻璃瓶之间,他看见一个老婆婆坐在竹编的椅子上,那张蜡黄色的皱脸也在瞧着他。冷漠的眼神,没有半点儿招呼客人的意思。

    他仰头往上望,店铺上方的墙壁排列着水管,“吴公大厦”至少也有供水和排污系统,这些都得收费。也就是说,政府对内部居住状况应该有某程度的掌握,否则向谁收钱呢……

    谷明智一边走着,一边把这一点记在电子记事簿上,回去后要再调查一下。

    他继续走着,越过了三家可疑的牙科诊所、一家纸扎烛品铺和一家药材店,心里继续想着过去两天的调查。

    与黄道行会面结束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当然就是坐在电脑前,在网络搜寻引擎键入“吴公大厦”这四个字。

    出来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误宫大厦简介 >误宫大厦目录 > Chapter1 Inter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