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印象太过强烈。重新想来又觉得奇怪,一整晚没回家的父亲被发现时已经变成了冰冷尸体的日子,或许比实际被害日更让人印象深刻吧。
总之,父亲被杀不是三天后,而是两天后。不就是后天吗?
“警察说,父亲的死亡估计时间是十一日,周四早上九点到下午三点之间。”
我对于从自己嘴里流畅吐出的情报有些迷惑。这毕竟是二十三年前的事了,回忆细节应很难。可一旦谈及,反应倒如此迅速。莫非我平时虽然毫无意识,其实已将一切深刻心底?
“是白天被杀的?”
“那只是验尸官的看法。其实那天早上十点半时,我和母亲都看到了在店里打电话的父亲,而且十一点时,津门他……”
“津门是?”
“在我们店里工作的年轻厨师。”我还想继续说下去,又不觉支支吾吾起来。不过季里子似乎从姐姐那儿听说了事情的大概,并没在意我流露出的怯弱神色,反而轻松地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就是那个人。美保后年的结婚对象。”
和季里子的态度相比,我对坦然肯定这件事始终抱有抵抗情绪,只能暧昧地收紧下巴。
“父亲十一点时对津门留下一句‘我出去一下’,就出门了。”
“出去一下……目的地是?”
“没说,这只是津门的证言。‘最迟开店时会回来,店里的清洁和准备工作交给你了。’父亲对津门下完指示就出门了。”
“原来如此,如果他的证言是真的,您父亲在上午十一点时还活着。也就是说,死亡时间估计在十一点到下午三点的四小时内,范围又缩小了。”
“没错。到了下午五点的开店时间,父亲没回来,甚至到了关店时间都没回。结果那天就靠津门和母亲应付过去了。谁也没想到,那之后竟再也见不到父亲拿菜刀的身影了。”
“关店时间是几点?”
“一般是十一点,根据客人的情况,有时会延长到十二点。”
“您父亲生前经常那样吗?突然出门,很长时间不回来。”
“绝无此事。父亲的优点就在于个性严谨耿直。不要说营业时间,就连准备工作的时间,他也很少不在店里。”
“那晚您父亲没有回家。家人作何反应?没联系警察吗?”
“那时母亲还没那么担心。最多只是猜想谈话不顺吧。”
“呃,谈话?那是什么?”
“啊,我忘了说,那天早上十点半有电话打来家里,电话里……”
“那不是您父亲打过去的电话,而是对方打来的?”
“啊,是的,没错。”
刚才似乎不小心用了让人误以为是父亲打去电话的说法。顺便说一下,我们家和店里的号码是一样的。
“不知是谁打来的,在场的母亲和我都觉得是姐姐……”
“美保?为什么?”
“接电话的是父亲本人,他只说了句‘是’以后,就一言不发地听对方讲话了。”
“就那样一直沉默到最后?”
“最后低声说了句‘我知道了,那等会儿见’,就挂了。”
“等会儿见……吗?”
“母亲若无其事地问了句‘是谁打的’,父亲没回答。我之后问母亲,她说肯定是美保打来的。看到父亲一言不发、愣愣的样子,我也觉得肯定是姐姐。大学毕业后瞒着家人去向不明的姐姐有事要和父亲谈,才往家里打了电话。”
“不好意思打断一下,我不太明白,所谓的‘谈话’是怎么回事?”
“或许是想相互试探,看可不可能和解?”
“和解,指的是什么?”
“呃,就是试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