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辛亥大旗高举 袁氏再度出山
世凯又出了山,袁克定便成了京中的活跃分子,往日的把兄弟,今日的新朋友,再加上一些攀附分子,三教九流,什么人全有,什么消息也得的到。所以,袁世凯便把他当成了耳目。

    听了袁克定的话,袁世凯没有高兴,却崩着脸膛说:quot;空口说说而已,光这样不行。quot;

    quot;大爷觉得该怎么办?quot;

    quot;得做点实事了。quot;

    quot;这......quot;袁克定尚无这个心胸。quot;和谈还没开始,只能做做舆论。quot;

    quot;浅见。quot;袁世凯瞪了儿子一眼。quot;和谈开始就晚了。现在,就要动。你去让汪精卫到我这里来一趟,我对他当面交待。quot;

    袁克定去了。汪精卫被叫到总理府......

    不久,在北京便出现一个融合南北双方关系的quot;国事共济会quot;,南方革命党的代表同盟会会员汪精卫,北方袁政府的代表是学部副大臣杨度。这个组织一出现,便打出这样的旗号:quot;同舟共济,调停南北,促进和平!quot;汪精卫因刺杀摄政王成了英雄,革命党中的骨干,现在奉了袁氏之命了,自然要为袁卖力。因而,国事共济会便成了袁的喉舌。袁世凯也就从自己的库中拿出大把银子供汪使用。

    安排好了汪精卫,袁世凯才把邮传部大臣唐绍仪叫到面前。52岁的唐绍仪已经知道他是这次南北议和的北方全权代表。虽然明白代表难当,可也得当。袁世凯嚣重他,算是知遇,不能辜负了他。他在袁面前一出现,袁世凯就如实地告诉了他汪精卫和杨度组织国事共济会的事。唐急着问:quot;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和谈?quot;袁摇摇头。quot;汪兆铭是代表革命军的,不会有影响。quot;

    唐又问:quot;他们是在(议和)会内共济还是在会外共济?quot;quot;能在内便在内,能在外便在外。quot;袁世凯说:quot;总之,怎么有利怎么干。quot;

    唐绍仪不再说话。袁世凯的心计他猜不透,他也不想问。何况,又是在这么紧要的关头。

    袁世凯见唐绍仪不说话,心里quot;噔quot;一下。抬眼望望他,心想:quot;你怎么问这个?难道连利用这个同盟会员你也看不透。quot;不过,袁世凯却也不明说。他抽出雪茄烟,递给唐绍仪一支,又拿一支填进 自己口里,一边点火,一边说:quot;少川(唐绍仪字少川,又字绍怡),此番南行,你看是吉大于凶,还是凶大于吉呢?quot;

    唐绍仪吸着雪茄,轻轻地在面前吐了一团雾,然后说:quot;你说汪兆铭到了上海是真帮咱说话,还是假帮咱说话?quot;

    袁世凯一愣,他没想到唐绍仪给他出了个难题。是的,汪兆铭是带着袁世凯的银钱和任务一起回到南方的。可是,这个标致的年轻人毕竟是同盟会,革命军的骨干,是反对清王朝的急先锋,他会拿命去刺杀摄政王,为的是他的信念。他袁世凯却不是他们同盟会的人而且是同盟会的天然敌人,短暂的接触,几个银钱,能买来他吗?袁世凯缺乏足够的自信。所以,他不好回答唐绍仪的问话。而唐绍仪接到肩上的议和任务,完成完不成,他心里也没有多大把握。前天,他知道自己是议和代表时,他就跟袁世凯作了一次长谈,袁虽然一再表明quot;以和平方式解决南北争端quot;,但却又一再表白:quot;共和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君主立宪才是维持国家统一和政治安定的可靠保证。quot;唐想:quot;革命军就是要推翻君主,你偏偏这样坚持。议和怎么议?quot;

    疑团重重,话不投机。二人对面坐了许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北洋之祖袁世凯:北洋兵戈之一简介 >北洋之祖袁世凯:北洋兵戈之一目录 > 第五章 辛亥大旗高举 袁氏再度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