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辛亥大旗高举 袁氏再度出山
口齿伶俐,便有许多赞语,而且当即在家中便让儿子袁克定与他结拜为异姓兄弟。汪精卫从一个囚徒摇身而为总理大臣的quot;家人quot;,当初那股quot;引刀成一快quot;的雄心也就消沉了,并且渐渐成为袁世凯的口舌。不久,汪精卫就报告给上海、武汉的同盟会领导人和他的朋友,说袁世凯quot;不是清皇帝的忠臣,我们不可把他当作敌人,如果推选他为民国大总统,便会以举手之劳推翻清朝皇帝,我们的革命便司不流血而成功!quot;

    就在袁世凯北京忙得不可开交之际,革命党的南方也在为和谈事风云四起。

    前文提到武昌城头炮火紧张之际袁世凯委派使者前往要求和谈一事,虽被革命军拒之门外了,但却留下了袁世凯给革命军的一封信。信上说,朝廷已经实行君主立宪,从此不必大动干戈,希望革命党人悔罪投诚,保证既往不究。

    黄兴和黎元洪研究了袁的信后,各回了一封信。黎元洪在信上说,若是你袁世凯能够倒戈反正,革命军可以举你为汴冀大都督。而黄兴则说:quot;明公之才能,高出兴等万万;愿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南北各省当亦无有不拱手听命者......quot;

    到了12月1日,革命军武昌形势大紧之际,袁世凯又通过英国领事派人送给革命军信,建议停战三日,觅取和平解决途径。从此,和平气氛渐浓。

    中国人跟中国人谈和平,怎么谈?革命党有革命党的主张,军阀和遗老们也有自己的主张,要走到一个道上,难--

    孙中山成立同盟会时,提出了一个16字的口号,叫quot;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quot;。quot;驱除鞑虏quot;?那岂不是只局限于满汉的民族矛盾,袁世凯算不算清王朝统治者的同党?就这样头头们的思想也不一致,内部斗争和外部斗争同时进行,quot;驱除鞑虏quot;力不从心。军队的缺乏训练,经济的无源,再加上列强的不支持,这便给革命党(军)造成了无法弥补的弱点。他们不得不寻求一个有实力的汉人作为同伴,并且对这样的汉人要宠拜得五体投地。黄兴致袁世凯的信已经表明这一点。1911年11月30日。独立各省汉口联席会议还专门通过决议。说quot;虚临的总统之席以待袁君世凯反正来归quot;。孙中山从海外归来,就多次对袁世凯表示赞成,推袁世凯为大总统,并表示自己quot;暂时承乏、虚位以待quot;、quot;以功以能,首推袁氏quot;。就连立宪派首领张謇也明确表示,quot;甲日满退,乙日拥公。quot;国外华侨团体和国内一些报刊也纷纷表示:袁氏适宜充当总统。如他反戈一击,当我共和国之第一任总统,不只国人感谢他,外国人也会景仰他。就在孙中山主持的临时总统选举会议上还决议:quot;如袁君世凯反正来归,则总统当选人即当让位予袁,以符本会议之诺言。quot;

    五

    南北议和,一时间成了国人关注的中心。国人无不希望和平。不打仗了,谁不高兴。因而,人们都翘首以待,希望和谈早日成功。袁世凯却不着急了。有些日子,他甚至连总理府也不去了。袁世凯有袁世凯的心事:议和这一仗他要打胜,不仅打胜革命党,还要打胜清廷。

    一个阴沉沉的天气,袁世凯把大儿子袁克定叫到面前,问了他一些社会上的情况--他久不出门了,许多外边的情况都是袁克定通过把兄弟,干兄弟和仁伯仁叔了解的--,然后说:quot;那个汪精卫汪兆铭怎么样了?quot;

    quot;他干得很好。quot;袁克定说:quot;他在上海、在汉口业经造了许多舆论,对大爷十分有利。quot;

    自从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北洋之祖袁世凯:北洋兵戈之一简介 >北洋之祖袁世凯:北洋兵戈之一目录 > 第五章 辛亥大旗高举 袁氏再度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