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节 中国模式
目前拥有166个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而且各自拥有独特的经济增长潜力。目前已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6大经济圈”。

    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GDP占到全国总量的近40%,其中长三角地区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了20%,这些区域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极。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的世博园和迪士尼乐园将有“买一送一”的效果,每年让数千万人流连忘返。

    长三角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城市群之一,近年来超过在改革开放中起步较早的珠三角。珠三角也不示弱,拿出“两个珠三角”的应对战略:一个是广东珠三角;另一个是近几年兴起的“泛珠三角”。目前广东珠三角已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高度外向的轻纺加工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粤港澳珠江三角洲”经济综合体直接腹地,成为拉动珠江流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龙头。“泛珠三角”是东中西部联动合作,互补性强。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于2004年6月在广州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依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依然是我国投资活动最为活跃而集中的区域。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加速调整、振兴的战略决策为东北地区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东北地区从2003年以来迅速发展,正开始走向全面振兴。从中国经济的全局上看,东北振兴是以较小的成本在较短的时间内换来了巨大成功。2007年8月国务院批复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目标可以概括为“4个基地一个保障区”定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保障基地,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可以说,东北地区有望成为中国新的增长极。

    中国中部地区包括河南、安徽、湖南、湖北、山西和江西6省,它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制造业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物资和产品集散交换中心和交通枢纽。从2005年中央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已经摆脱了“中部塌陷”的阴影,发展突飞猛进。例如,安徽是中部地区靠东的省份,积极主动融入长三角,“左右逢源”;河南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取得重要突破,形成双汇等一批龙头企业,河南安阳开办了中国文字博物馆,显示了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心;湖南以三一重工为龙头,带动一批装备制造业企业上市,同时在传媒文化业也有不可忽视的竞争力。

    在中央政府的授权和指导下,地方政府正在进行三项制度试验。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试验区是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浦东进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与南汇区合并,演绎一个区域合作的大手笔。2006年4月26日,天津滨海新区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第二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经争取到股权交易平台的试点机会,并率先举办“中国投融资洽谈会”。二、“统筹城乡”试验。试验区是重庆和成都。2007年6月,重庆市、成都市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点进行城乡一体化的实验。2009年5月,全国第一份土地流转合同在成都诞生。三、“两型社会”试验。试验区是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和湖北武汉1+8城市圈。2007年12月,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已经开始进行同城化的试验。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发现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燃中国梦想简介 >重燃中国梦想目录 > 第二节 中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