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籽(阿牛的糖人模里掉的),水面浮着纸船(王阿婆的陶壶烧的),船里坐着阳间的孩童,正往水里撒念籽。

    阿婆!小女娃举着红肚兜跑过来,孙女儿把‘念籽’撒进河啦!它们会跟着水,流到东海、雪山、沙漠、草原——和您说的一样!

    王阿婆蹲下来,摸着小女娃的头:好孙女儿,等‘念籽’发了芽,你要教它们唱‘茶棚谣’哦——‘茶暖人心灯暖魂,善念种籽渡幽冥’。

    俺教!小女娃脆生生应着,又跑向阿牛,牛叔叔,俺要学吹‘心灯’糖人!您说糖人化了,甜还在嘴里——那灯化了,光是不是还在心里

    阿牛笑着摸出糖人模:是呢!等你学会了,给阴间的小娃吹糖人当灯笼,他们就不怕黑啦!

    秀儿的药童捧着药芽跑过来:秀姨,药草发芽了!芽尖上的金铃,和幽冥的‘念生’草一样响!

    秀儿蹲下来,和药童一起数金铃:一响渡冤魂,二响种善根,三响心灯亮,四响三界春……

    老学究的学生举着石碑跑过来:先生,新碑刻好了!碑头是‘心灯初诞’,碑身是咱们做的‘善’事——张二婶赠粥、李铁牛救婴、王秀才授学……

    老学究摸着石碑,眼里泛着泪:好,好……这些字,要刻进岩缝里,刻进河底里,刻进每颗‘念籽’里——让后人知道,‘善’不是天上掉的,是凡人自己种的。

    农妇的小柱儿抱着小褂跑过来:婶子,褂子补好了!补丁上的针脚,和您教俺的一样歪——您说‘歪针脚暖,正针脚凉’,是真的!

    农妇接过褂子,补丁的线在晨光里闪着光:是真的。针脚歪了,是心正了;线缝乱了,是情密了——‘善’事哪有什么规矩心里暖,就成。

    唐僧望着这热闹的场景,琉璃心灯在他掌心轻轻震颤。紫焰里的善海越扩越大,越亮越暖,映得每个人的脸都泛着金。他的虚影飘向众人,轻声道:你们看——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望去,见念生草的金铃在茶棚前响着,心灯糖人的甜香在糖人铺飘着,药草的苦香在药铺漫着,石碑的墨香在学馆散着,小褂的暖香在巷子里荡着。这些善的烟火气,混着晨光,往四面八方涌去,像场善的雨,落进每个人的心里。

    这,就是心灯的光。唐僧的虚影合十,不是照亮某一处,是照进每个人的心里——让他们信自己的‘善’,行自己的‘善’,传自己的‘善’。

    此时,琉璃心灯突然发出清越的凤鸣。紫焰里浮出盏新的灯影——比琉璃心灯更小,更亮,灯焰是暖黄的(像王阿婆的茶),灯座是方的(像阿牛的糖人模),灯芯是根线(像秀儿的药线)。

    这是……新的心灯阿七的银镯映出灯影,是‘念孙’籽儿孵的

    是。唐僧的虚影点头,小女娃撒的‘念籽’发了芽,芽里的‘善’念够了,就孵出了新灯。

    他转向小女娃:这盏灯,就叫‘孙孙灯’吧——孙辈的‘善’,照孙辈的路。

    小女娃踮着脚,轻轻碰了碰灯影。灯焰腾地窜起,裹着她的善念:给奶奶织红肚兜的针、和阿牛学吹糖人的笑、帮秀儿采药的手——这些光,像星星,飘向远方。

    师父,八戒摸着肚皮笑,老猪的肚皮里还揣着颗‘念籽’呢!等它发了芽,孵出的灯该叫啥

    叫‘憨憨灯’。悟空戳了戳他的肚子,专照你这憨货做的‘善’事!

    众人哄然大笑。这笑混着茶的暖、糖的甜、药的苦、碑的重、褂的软,在陈州城的上空荡开,惊起群白蝶——那是刚超生的冤魂所化,翅膀上的金粉落进念生草里,草叶间的念籽簌簌落下,像下着一场善的雨。

    而在众人头顶,琉璃心灯的紫焰仍在燃烧。焰心的善海越扩越大,越亮越暖,像要把整个三界都泡在善的光里。

    (第三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38心灯初诞照幽冥业火红莲渡冤魂简介 >38心灯初诞照幽冥业火红莲渡冤魂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