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的、给孩子攒的下学期学费。他扑通跪在地上,求医生先用药:我明天就去借钱,求您救救她!
护士叹了口气,拿来退烧针:先打这个,押金明天必须补上。
夜里守在病房,老张看着吊瓶里的药水一滴一滴往下掉,听见隔壁床的家属在抱怨医院的饭难吃。秀兰迷迷糊糊地说:等我好了,给你烙葱花饼。
他别过脸去,看窗外的月亮又冷又亮,想起母亲临终前也是这样的冬夜,攥着他的手说
别累坏了,然后慢慢闭上了眼睛。
(六)负重:压不垮的脊梁
秀兰的病拖成了慢性支气管炎,再也干不了重活。老张把三轮车上的木板加宽,让她坐在车上卖火柴、针线。风吹日晒下,秀兰的脸越来越黄,却总在孩子们放学时,从兜里掏出用报纸包的烤白薯
——
那是路过烧饼摊时,老板看他们可怜送的。
老张的背越来越驼,像张永远拉满的弓。有次在工地扛钢筋,突然眼前一黑栽倒在地,工头骂骂咧咧地踢他:装什么死扛不动就滚蛋!
他咬着牙爬起来,继续往肩上摞钢筋,血从鼻孔滴在钢筋上,很快就被汗水冲得没了痕迹。
夜里躺在凹凸不平的木板床上,老张听着秀兰压抑的咳嗽声,摸着自己腰间的旧伤
——
那是去年从脚手架上摔的,疼得他整夜睡不着,却不敢去医院。他想,等孩子长大了就好了,等攒够盖新房的钱就好了,等秀兰的病治好了就好了......
可这些
好了,像天上的星星,看得见,却永远够不着。
中年的岁月,像一条浸满盐水的麻绳,越勒越紧。老张在生活的泥潭里拼命挣扎,每一步都沾满了血和泪。他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却只能咬碎了牙往肚里咽,因为他知道,他是这个家的顶梁柱,是妻儿唯一的依靠。哪怕脊梁被压得再弯,他也要撑起这片天,为家人挡住生活的风雨。
四、老年:孤独与无奈的晚年
(一)空巢:门框上的倒计时
2000
年元宵节刚过,儿子儿媳背着蛇皮袋挤上村口的中巴车。孙女趴在车窗上挥手,红棉袄掠过老张眼前,像片转瞬即逝的晚霞。车门
咣当
关上时,秀兰突然想起什么,追着车跑了两步:别忘了给娃买识字书......
车尾气混着尘土扑在她脸上,她望着扬起的黄尘发怔,直到老张扶着她转身,才看见门框上用粉笔写的
距春节还有
356
天——
那是孙子去年腊月用冻红的小手画的。
炕上的铺盖卷还留着儿女的体温,秀兰每天都要叠上三遍,把枕头摆成他们临走时的样子。老张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看山路上的车辙印被风吹平,突然发现秀兰的头发不知何时全白了,比当年母亲的还要白,白得像灶台上积的盐。
(二)病缠:褪色的药瓶
秀兰的记性越来越差。春天把晒干的玉米叶当茶叶泡,夏天把洗衣粉当白糖撒进粥锅。直到那天老张收工回来,看见她蹲在鸡窝前跟老母鸡说话:他爹,你说咱闺女咋还不寄信来
他才惊觉妻子眼里的光没了,像盏熬干了油的灯。
药瓶在窗台上排成歪歪扭扭的队。最便宜的复方丹参片,瓶身标签被手汗浸得发皱。秀兰总把药片藏进棉鞋里,说
留给孙子买糖,老张就每天清晨掰着她的手喂药,看她浑浊的眼睛盯着天花板,喃喃念着儿女的小名。有次她突然抓住老张的手腕,指甲掐进他的老茧:你是谁为啥住在我家
老张僵在原地,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比挂钟的滴答声还要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