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俺是修锁的,总监得问王阿姨
——
他指向正在和拆迁办吵架的王秀兰,脖子上的金项链刻着
27
家企业的注册码,她老人家卖了二十年豆腐,全镇的黄豆都听她的。
推土机的铁臂突然停住,人群中挤进来个坐轮椅的老人
——
滨江厂的老厂长,手里捧着
滨江匠人终身成就奖。燕无双赶紧把轴承藏进修鞋工具包,裤兜露出半截淬火扳手,那是
1965
年进厂时老厂长送的。
无双啊,
老厂长颤抖着摸他打满补丁的袖口,报纸说您的零件用在三峡工程上,比进口的还耐用……
耐用个啥,
燕无双低头擦扳手,不过是把当年您教的淬火法,掺了点王阿姨的豆腐卤
——
他突然抬头,老厂长,我赌您的奖状里没有这个秘密:咱滨江匠人的手艺,都藏在菜市场的烟火气里。
暮色漫进即将拆迁的菜市场,燕无双的铁皮台灯亮了,底座新刻的
1998
与
1978
年的旧痕遥相呼应。林小羽抱着账本过来,里面夹着临江集团的股权证明,所有法人代表依然是王秀兰的八大姑七大姨。
当家的,
她指着远处的新工业区,塔吊上挂着
滨江精密制造
的横幅,孩子们说,新车间留了间修锁铺,专门给技术骨干练手……
练手好,
燕无双摸着台灯下的咸菜缸,里面并排躺着八级钳工证、国家科技奖证书,还有冯施密特寄来的卡尔国机械协会勋章,告诉他们,全自动生产线旁边得摆台修鞋机改的磨床
——
我赌他们的数控编程里没有手工抛光的温度。
王秀兰的搪瓷缸子最后一次磕在摊位木板上:无双!拆迁办说给咱留个纪念品展位,要展示您的‘无名修锁’招牌
——
展啥招牌,
燕无双把修锁木牌翻了个面,背面的
精密零件
字样早已被岁月磨平,把俺的缝纫机清洗机搬过去就行,旁边再摆缸腌萝卜
——
洋人看了,就知道咱的零件是在豆腐香里泡大的。
推土机开始作业时,燕无双蹲在地上起出埋了二十年的铁盒,里面是
27
枚不同型号的轴承,每枚都刻着合作厂的编号与
无
字标记。小李想把它们捐给工业博物馆,却被他拦住:留着给孩子们当玩具
——
拆开能学齿轮咬合,装上能懂江河走向。
最后一缕阳光穿过铁皮顶棚的缝隙,照在燕无双手背上的老茧上,那些被砂轮磨出的痕迹,此刻像极了滨江地图上的河道。他突然想起
1978
年秋,那个在咸菜缸里藏证书的夜晚,想起缝纫机改装的清洗机第一次转动的声响,想起每个零件上的
无
字标记
——
那不是无名,是无数滨江匠人默默拧动时代齿轮的印记。
走啦,修锁匠。
林小羽挽住他胳膊,菜市场的烟火气混着新工业区的机油味钻进鼻腔,新车间的磨床安好了,王姐说第一单是给卫星做零件
——
卫星
燕无双笑了,淬火扳手在掌心转了个花,那得用咱滨江的河水淬火,再泡点王阿姨的豆腐卤
——
我赌他们的航天手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