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她指尖轻点石面,游丝般的金纹聚成个崔字,随窗棂雕花在砖面游走,昨夜妾身观星,荧惑守心正冲艮位,怕是……

    翡翠扳指当啷掉进茶盏,宦官的胖脸白得像褪了色的春联。韦丛趁机将钏子塞进他绣春囊:公公替妾身给掌印大人带句话,江陵水路多暗礁,不如……话未说完,外头传来马嘶声,夹杂着衙役呵斥声:什么人敢在官邸前牵骆驼!

    三更梆子响过,韦丛踩着青砖溜进书房。案头摊着元稹誊抄的盐税账本,崔氏商行四字被朱砂圈得渗进纸背,页脚粘着片干透的桃花瓣——三日前崔双文派人送来的贺仪。她将账本浸入暖炉上的安胎药碗,浅褐色药汤泛起墨花,渐渐显出血色字迹:

    双燕绕画梁,文鸳栖锦帐。

    这分明是当年元稹写给崔双文的《会真记》残句!韦丛指尖捏紧桃瓣,窗外忽飘来《雨霖铃》的调子,断断续续混着女子低笑声。推开菱花窗,月光里元稹扶着个戴青纱帷帽的女子上马车,罗裙翻飞间露出半双绣鞋,鞋尖缀着的东珠浑圆透亮,与账本里夹着的崔氏贡珠清单上的尺码分毫不差。

    夫人可是着凉了元稹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夜露的潮气。韦丛转身时撞翻药碗,账本啪地落在地上,桃花瓣巧盖住双文二字。男人袖口沾着的脂粉味混着檀香,像把钝刀慢慢剜着她心口——这味道,和三日前她在崔府烛台暗格里发现的香灰一模一样。

    五更鸡鸣,元稹穿着带补丁的官服上马。韦丛替他系紧披风,指尖触到袖口云纹补丁下的硬物——昨夜她藏在这里的淬毒银针,此刻只剩个空线头。夫君此去……话未说完,元稹的玉佩滑出来,当地撞在补丁上,发出金属相击的脆响。

    官道扬起的尘土里,韦丛望着那抹青灰色渐成小点。听见路边卖茶老翁惊呼:快看石骆驼!镇口那尊驮了三十年文书的石骆驼,眼眶里淌出浑浊的水珠,顺着风化的驼峰往下淌,在青石板上砸出点点湿痕。

    咸的!老翁掬了捧水凑近鼻尖,手猛地一抖,活了三十年,老汉头回见石头流泪……围观的商贩们交头接耳,有人说这是石驼泣血,官路难行,有人说看见驼眼里映出个元字。韦丛盯着驼蹄边的水洼,倒影里的骆驼变成当铺里那幅《商旅图》

    ——她典卖的瑟瑟钏,此刻正戴在掌印宦官手上,而那串东珠绣鞋,跟着马车往崔府方向去了。

    回到内院,春杏捧着个漆盒候在廊下:夫人,这是老爷临上马前让奴婢转交的。盒中躺着支缠枝莲纹银簪,簪头刻着半阙《会真记》,那是崔双文妆匣里的旧物。韦丛想起昨夜在书房看见的场景:

    元稹袖口的银针不翼而飞,却多了道新鲜的刀伤——伤口形状,与她妆奁暗格里那把柳叶刀分毫不差。

    备车,去万宝阁。她将银簪插进髻边,缠臂金的暗扣硌得皮肤发疼。那对瑟瑟钏的蓝宝石里,藏着母亲当年教她的透光镜机关:将仇家姓氏用硝酸银写在宝石内侧,遇强光便显形。今早那宦官看见的崔字,原是她昨夜用崔双文的石榴红胭脂描的——这招借光杀人,原是要留给掌印宦官,不想却让元稹得了先机。

    马车经过朱雀街时,忽有位算卦先生拦住去路:夫人印堂隐现驼纹,可是要往西北方韦丛掀开帘子,见那先生腰间挂着半块玛瑙佩,这是崔双文丢失的那对鸳鸯佩之一。先生说笑了,她指尖抚过簪头的《会真记》刻痕,西北方有的是风沙,可没处寻这东珠绣鞋的针脚。

    算卦先生的脸倏地一白,作揖退开时,袖中掉出片当票——元稹当掉崔氏青玉案的那张,赎期栏上的韦丛生辰四字被朱砂圈了又圈。马车驶过石桥,河水里漂着片桃花瓣,顺着水流往江陵方向去,像极了元稹上马时,她悄悄塞进他鞍袋的那封密信:崔氏烛台第三根银针,在驼铃里。

    暮色四合时,韦丛坐在妆奁前拆发。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元稹与身边女人哪些事儿3简介 >元稹与身边女人哪些事儿3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