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已经把发卡别在母亲发间,珍珠在昏暗的储物间里竟透出微弱的光。
明天陪我去买新发卡吧。母亲摸了摸发卡,嘴角扬起陌生又熟悉的弧度,你外婆要是知道,她的珍珠终于晒到太阳了,一定很高兴。
雨声渐小,储物间里的霉味淡了些。林小满看着母亲的侧脸,忽然明白,有些伤口不需要愈合,只要学会与它共处,就像潮湿的梅雨季终会过去,而珍珠永远记得阳光的温度。
6
台风天·父亲的航模
周延转学后的第一个生日,深圳遭遇十年一遇的台风。
他坐在阳台地板上,对着散落的歼-10航模零件发呆。这是父亲送的生日礼物,盒子上还贴着易碎勿压的标签,可打开后却发现缺少了关键的尾翼部件。
需要帮忙吗父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提着工具箱,白大褂上还沾着医院的消毒水味。周延没回头,只是把缺件的图纸推过去。父亲在他身边坐下,膝盖发出轻微的响声,那是年轻时救落水儿童留下的旧伤。
你奶奶当年也反对我当医生。父亲忽然开口,用镊子夹起细小的螺丝,她说我该去当诗人,说我的手更适合握钢笔,而不是手术刀。周延抬头,看见父亲鬓角的疤痕在台灯下泛着微光,与自己左胸的手术疤痕形成奇妙的呼应。
两人沉默地组装着模型,台风预警声在客厅循环播放。周延忽然发现,父亲的手指比他想象中灵巧,那些在手术台上缝合伤口的手,此刻正小心翼翼地拼接飞机机翼。
当年我偷偷报考医学院,你奶奶三个月没和我说话。父亲把尾翼轻轻按上机身,直到我第一次救活病人,她才说:原来手术刀也能写诗。模型的机头对准阳台外的狂风,周延看见父亲手腕上戴着的手表,表链里夹着张泛黄的照片——二十岁的父亲穿着白大褂,手里抱着束向日葵。
给。父亲递来瓶胶水,瓶身上印着航空专用字样,你小时候总说,长大了要开飞机带奶奶去看海。周延的指尖顿在机翼上,想起奶奶临终前枯瘦的手,想起她往自己手腕上套银镯子时的温度。
模型组装完成时,台风正盛。周延将那条空置已久的飞机手链系在模型尾部,看它在狂风中微微颤动,却稳稳停在窗台上。父亲拍拍他的肩,袖口露出半截医用胶带:飞机总会遇到逆风,但飞行员要学会调整角度。
窗外,暴雨如注。周延忽然想起高中那个暴雨天,林小满躲在他校服下的样子,她发梢的柠檬香混着雨水,像生命里突如其来的彩虹。
爸,他望着模型的机翼,听见自己的声音盖过风声,我想考航大,开真正的飞机。
父亲没有说话,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个信封递给他。周延打开,里面是张辞职信,落款日期是三天前。父亲指着模型:它和你一样,都需要天空。
台风过境的深夜,周延站在阳台上,看修复好的航模在月光下闪着光。远处的机场跑道亮着灯,有架飞机正缓缓升空。他摸着腕间的战斗机手链,忽然明白,父亲的手术刀和他的驾驶杆,本质上都是在守护生命的航线。
7
银杏季·明信片上的云
大学四年,林小满与周延隔着872公里,在各自的轨道上生长。
林小满视角(南京理工大学,2024-2028):
她加入昆虫力学实验室,每天对着显微镜观察蝉蜕结构。抽屉里永远放着那条飞机手链,金属边缘被她摸得发亮,像块温润的老玉。每周都会收到周延寄来的明信片,背面永远写着当天的云层高度:
2024.9.23,积雨云1200米,想起你说过的云隙光。
2025.11.7,卷云6000米,航模队赢了省赛,奖品是支钢笔,送给你写论文。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