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26.4.1,层云300米,北京下雪了,你寄的围巾很暖。

    2027年冬至,她在实验室收到个包裹,里面是个木质标本盒,装着周延亲手制作的蝴蝶标本,翅膀上的磷粉在灯光下呈现出航展尾烟的色彩。标本卡上写着:听说你们在研究昆虫振翅频率,这只菜粉蝶的翅膀,替我陪你做实验。

    周延视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2028):

    他成为航模队队长,却在备赛全国赛时旧病复发。手术前一晚,他给林小满发消息:如果我没回来,帮我把信天翁戒指捐给自然博物馆,它该和真正的候鸟在一起。

    三分钟后收到回复:笨蛋,你的飞机还没带我看过极光,不准食言。

    手术很成功,醒来时他枕边放着个快递盒,里面是林小满寄来的蝉蜕标本,旁边还有张纸条:这只蝉蜕经历过十七年地下黑暗,才换来一个月的飞翔,你也要像它一样勇敢。

    2027年跨年夜,林小满在紫金山顶放飞孔明灯,灯上写着:愿你飞得更高,也愿你平安着陆。同一时刻,周延在实验室调试无人机,屏幕上跳动着林小满发来的蝉蜕振动数据,他在心里默默说:原来没有你的时光,也能闪闪发光。

    四年间,他们从未见面,却在每个重要时刻默契地分享喜悦:林小满发表第一篇SCI论文时,周延寄来航大校徽胸针;周延赢得全国航模冠军时,林小满寄去自己亲手织的围巾。那些跨越山海的信件与礼物,像候鸟迁徙时留下的轨迹,在时光中织成细密的网。

    8

    柳絮天·实验室的蝉鸣

    2028年春,林小满在撰写毕业论文《昆虫外骨骼力学特性研究》时陷入瓶颈。她盯着显微镜下的蝉蜕,忽然想起周延寄来的明信片——每张邮戳上的云朵形状,竟与蝉蜕翅膀的应力分布惊人相似。

    带着飞机手链和一叠明信片,她踏上了去北京的高铁。航大实验室里,周延正在调试仿生无人机,阳光穿过他新烫的卷发,在操作台上投下细碎的影。

    稀客。他摘下护目镜,手腕上戴着她留给他的飞机手链,链扣处缠着医用胶带,怎么想起查岗

    来借脑子。她把明信片铺在桌上,你看这些云,和蝉蜕的结构......

    周延的眼睛突然亮了:伯努利原理!空气流过翅膀和云层的流体力学模型!他抓起笔在黑板上画示意图,袖口露出新添的纹身——只极小的蝉,翅膀上有M字样。

    接下来的三天,他们在实验室吃住。林小满用3D扫描仪重建蝉蜕模型,周延则根据数据调整无人机机翼弧度。累了就趴在桌上看对方工作,看阳光在彼此睫毛上跳跃,像回到高中那个偷画对方的午后。

    知道我为什么总画信天翁吗某天深夜,周延忽然开口,无人机的指示灯在他瞳孔里闪烁,因为它们一生只会换一次羽毛,就像有些人,一旦遇见,就永远在生命里留下痕迹。

    林小满握着蝉蜕标本的手顿了顿,标本盒玻璃上倒映出他们并肩的影子,像两枚生长在时光里的书签。

    分别时,北京的柳絮正漫天飞舞。周延送她到地铁站,替她别好滑落的珍珠发卡——那是母亲去北极前送她的礼物。

    这次不是以男朋友的身份,他的指尖在发卡上停留半秒,而是以战友的名义——下次航展,我的无人机要带着你的蝉蜕数据起飞。

    她点点头,转身时看见他制服内衬别着那枚信天翁戒指,戒面贴着张纸条,隐约可见M字样。地铁进站的轰鸣声中,她忽然明白,有些感情不必宣之于口,就像候鸟不必告诉天空它的归期,只要彼此知道,曾在同一片蓝天下飞翔过,便已足够。

    9

    航展日·候鸟的影子

    2028年5月18日,北京国际航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候鸟过境简介 >候鸟过境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