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紧时,指尖蹭到内层的木书签。
李叔说青松巷遗址的老槐树桩还在,她天没亮就出了门。
巷口的水泥墩子上,李叔正用草绳捆旧竹椅。
见她过来,眯眼笑:小苏啊,带那书签了
她点头,从袋里摸出木片。李叔用袖口擦了擦竹椅:坐。
竹椅吱呀响。
李叔的指节抵着书签上的山海二字:二十年前,林家那小娃总蹲树底下等你。
苏晚手一抖。
扎羊角辫的丫头,每天放学蹦跶着过来。李叔从裤兜摸出包烟,抖出一根没点,小娃抱着本破书,说那是《山海经》,说要刻个书签送丫头,等她长大一起看。
您说的…是林墨
李叔叼着烟笑:可不就是那闷葫芦他奶奶总说,这娃心重,偏生只肯跟你说废话。他用指甲刮了刮书签边缘,这纹路,是我教他刻的。他蹲我木工房三天,手都磨破了,非说要刻‘山海’——说是你们约好的,等书补全了,就一起看山海。
苏晚喉咙发紧。
帆布袋里的银杏叶项链硌着她掌心,和书签的木刺一起,扎得人发疼。
林墨把《山海经》拍在桌上时,一张纸飘了出来。
是张泛黄的草稿纸,边缘卷着毛边。
他弯腰捡起,字迹突然刺进眼睛——晚晚妹妹:我奶奶说你要搬家了。我刻了书签,等你回来一起看《山海经》。
笔锋歪扭,像被橡皮反复擦过,又硬着头皮描上去的。
他想起昨天苏晚递照片时,发梢扫过手背的温度。
想起她身上那股书墨香,和祖母书房里的旧书味一模一样。
手机在桌上震动。他盯着通讯录里苏晚两个字,按下通话键。
嘟——
喂
苏晚的声音从听筒里钻出来,带着点气喘。
林墨喉结动了动:明天下午三点,青松巷遗址的老槐树桩。我有事问你。
好。
挂了电话,他摸出抽屉里的老照片。
十二岁的自己和扎羊角辫的女孩,背面小竹和晚晚的字迹,和草稿纸上的如出一辙。
苏晚回到图书馆时,周师傅正搬着古籍箱往库里送。
周叔!她小跑过去,能帮我看看这书签吗
周师傅把箱子搁在台阶上,接过木片。
指节叩了叩纹路:这手法…像王老头的。
王老头
城郊养老院那个老匠人,二十年前专刻木书签。周师傅把书签还给她,我当兵时在他那学过两天,他教徒弟总说,刻东西要走心。
苏晚攥紧书签:他还在吗
上个月去养老院了。周师傅拍了拍她肩膀,要去的话,赶早不赶晚。
养老院的走廊飘着中药味。
苏晚在302房门口停住,门半开着,里头传来咔嗒的雕刻声。
推开门,靠窗的藤椅上,白发老人正用刻刀修一块木片。
听见动静,他抬头:姑娘找谁
苏晚递上书签:王伯我想问问这个。
老人的手突然抖了。
刻刀当啷掉在地上。
他颤巍巍捧过书签,指腹反复摩挲纹路:是我教的…是小林子。
小林子
林墨啊!王伯眼里泛着光,那娃十二岁就蹲我跟前,说要学刻书签。手被刀划了好几道,偏不肯停。我问他刻给谁,他说…刻给最要紧的人。
苏晚的心跳得厉害。
她摸出帆布袋里的老照片,照片上的小男孩,和林墨现在的眉眼重叠在一起。
姑娘王伯抬头,你…认识小林子
苏晚点头,喉咙发涩: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