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半片银杏叶被她拿走了,可盒底还压着个红布包,是七岁那年塞进去的,等小竹回来要给他看的。

    李叔,我得先走了!苏晚攥紧帆布包,转身时桂花糕盒子撞在腿上,那书签...后来找到了吗

    李叔的声音被风卷着飘过来:他说刻好了藏在树洞里,可搬家那天太急...哎丫头!

    苏晚跑得太快,运动鞋蹭着地面。

    路过便利店时,玻璃门映出她发红的眼尾。

    钥匙串在手里叮当作响,楼道声控灯随着她的脚步次第亮起。

    旧物箱在床底。

    她蹲下来,指尖触到箱盖上的灰尘——和七年前最后一次打开时,落的灰量差不多。

    铜锁冰凉,她摸出随身带的细铁丝,三两下挑开。

    红布包还在最底层。

    她手抖着解开,褪色的绸布里,躺着枚刻着山海二字的木书签。

    边缘有些毛糙,是孩子的刻刀磨的。

    窗外的月光漏进来,落在书签上。

    苏晚忽然想起林墨模型里的那棵树——树干微凸的位置,有个硬币大小的树洞。

    苏晚的指尖陷进红布包的褶皱里。

    绸布褪成淡粉,边角磨得发毛,是七年前她用铅笔在上面画山鬼时蹭的。

    她解开最后一道结,木书签啪地落进掌心。

    山海二字歪斜,刻痕里积着细尘。

    是旧刻刀磨的,边缘有毛刺——像小竹当年攥着刻刀,手腕发抖却硬要刻出凤凰尾羽的弧度。

    她用拇指蹭过海字最后一笔,指腹被毛刺刮得发痒,和记忆里小竹举着刻刀说晚晚你看时,扎在她手背上的木刺,疼法一模一样。

    铁盒在桌上敞着。

    半片银杏叶躺在软纸里,缺口处的铜绿和林墨项链的豁口严丝合缝。

    她把书签贴上去,木色碰着铜色,像两片被风刮散的拼图,终于轻轻相碰。

    手机在床头震了三次。

    她没接。

    李叔的话在耳边转:刻好了藏在树洞里。模型里的槐树,树洞在树干第三道裂痕处——和老照片里男孩倚着的位置,连虫蛀的疤都长在同一根枝桠下。

    林墨的钢笔尖戳在绘图本上。

    《山海经》摊开在桌角,山鬼篇的纸页泛着旧黄,墨迹晕开的圆痕,和祖母用钢笔圈山有木兮木有枝时的印记,重叠成一个模糊的圆。

    抽屉最底层,银杏叶项链躺在丝绒盒里。

    他摸出自己那半片,缺口处的铜绿蹭在指腹。

    上午苏晚递照片时,他闻到她身上的书墨香——和祖母书房里旧书与糨糊混合的味道,像极了。

    模型室的射灯没关。

    他走进去,俯身看微缩的槐树。

    树洞在树干左侧,硬币大小,边缘刻着细小花纹。

    昨天苏晚凑近时,发梢扫过他手背的温度,现在还在皮肤上烫着。

    他掏出手机,通讯录停在苏晚的名字上。

    又放下。

    抽屉里有张老照片,是十二岁的自己和扎羊角辫的女孩——背面有铅笔写的小竹和晚晚,字迹歪扭,像被橡皮反复擦过,又硬着头皮描上去的。

    苏晚把书签塞进帆布袋内层。

    桂花糕盒子还在,甜香混着书墨味。

    她摸了摸袋口,想起李叔说的树洞。

    明天,得去青松巷遗址看看。

    窗外起风了。

    她关上台灯,黑暗里,帆布包的轮廓像座小丘。

    里面躺着半片银杏叶,一枚木书签,和二十年没说出口的话。

    第4章

    树影下的真相

    苏晚把帆布袋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错位心动:守护简介 >错位心动:守护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