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十字路口

    年会结束后的第三天,俞明接到了父亲的电话。

    听说你在南江私募表现不错父亲的声音通过话筒传来,听不出喜怒。

    俞明握紧了手机:还行,就是做些基础研究。

    程远昨天来家里了,带了两瓶茅台。父亲突然话锋一转,他想让我担任公司新成立的研究院顾问。

    俞明的后背瞬间绷紧。程远竟然绕过他直接找上了父亲,这比他想象的更加赤裸裸。

    您答应了吗

    我说考虑考虑。父亲停顿了一下,明明,你知道我向来不参与商业机构的活动。

    电话两端陷入短暂的沉默。俞明能听到父亲那边翻动书页的声音,那是父亲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爸,我有个想法。俞明深吸一口气,毕业后,我想自己创业。

    创业父亲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做什么

    投资管理。我和几个同学正在筹划,包括经济系的林小曼。俞明快速补充道,我们计划先从量化策略入手,规模小一点,但完全合规。

    出乎意料的是,父亲没有立即反对:你了解现在私募行业的监管环境吗去年全国注销了1700多家私募机构。

    正因为如此,市场才有机会。俞明不知不觉用上了程远的论调,大浪淘沙后,真正有能力的团队会脱颖而出。

    父亲又沉默了片刻:周末回家吃饭吧,我们当面谈。

    挂断电话,俞明发现自己的手心全是汗。他望向窗外,南江私募的logo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那个由三道波浪线组成的标志,曾经让他无比向往,现在却让他感到一丝窒息。

    周末的家庭晚餐出乎意料地平静。母亲做了俞明最爱吃的红烧排骨,父亲则破例开了一瓶红酒。直到饭后,父亲才将俞明叫进书房。

    我查过林小曼的背景。父亲开门见山,她父亲是银监局的林副局长,主管非银金融机构监管。

    俞明心头一震——难怪林小曼总能提前获知政策动向。

    您是说...

    我什么也没说。父亲打断他,只是提醒你,在金融圈,人脉是把双刃剑。

    俞明突然明白了父亲的担忧:您怕我们太依赖这种关系

    父亲点点头,从书架上取下一本《证券分析》——格雷厄姆的经典著作,书页已经泛黄。知道格雷厄姆为什么伟大吗不是因为他赚了多少钱,而是他建立了一套不依赖内幕信息的投资体系。

    这个评价让俞明陷入沉思。在私募实习的半年里,他确实见识了太多关系型投资——提前获知政策变化,参与内幕交易,甚至操纵小盘股。程远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在中国,信息就是金钱。

    爸,我向您保证,我们的创业绝不会触碰红线。俞明抬起头,眼神坚定,我想做的是真正的价值发现,而不是信息套利。

    父亲盯着他看了许久,突然笑了:好,那我支持你。不过有个条件——毕业后先去香港工作两年,学习国际市场的玩法。

    这个转折让俞明措手不及:香港

    我有个学生在摩根大通香港办公室做MD(董事总经理),他答应给你一个分析师的位置。父亲从抽屉里取出一张名片,中国金融市场正在开放,未来一定是内外联动的格局。

    俞明接过名片,心中五味杂陈。父亲早已为他规划好了道路,而且确实比他的设想更加高明。

    2016年7月,俞明以优异成绩毕业,婉拒了程远的正式聘用,登上了飞往香港的航班。临行前,林小曼在机场给了他一个厚厚的文件夹。

    这是什么俞明好奇地问。

    比特币白皮书和中本聪的论文。林小曼狡黠地眨眨眼,有空研究一下,我觉得这可能是未来的大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从负债百万到财富自由的逆袭之路简介 >从负债百万到财富自由的逆袭之路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