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00。有兴趣聊聊吗
这次偶然的交谈开启了两人深厚的友谊。俞明惊讶地发现,林小曼对市场的理解丝毫不亚于职业投资人。她的父亲是南江省银监局的官员,从小耳濡目染,对金融监管政策有着敏锐的嗅觉。
你知道为什么这轮债市牛市会这么猛吗一次讨论中,林小曼突然问道。
俞明列举了一堆宏观经济因素。
都对,但不是根本原因。林小曼压低声音,我听说中央正在筹划地方债务置换,规模可能高达万亿。银行需要提前配置利率债腾出额度。
这个内幕消息让俞明醍醐灌顶。第二天,他立即调整了债券组合的久期,增加了超长期国债的配置比例。一个月后,财政部果然宣布了地方债置换计划,30年期国债收益率应声大跌,俞明的组合又赚了一波。
2015年秋天,俞明的大学生活进入了最后一年。在程远的建议下,他开始准备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系统性地补足自己在财务会计、公司估值等方面的短板。与此同时,南江私募的业务也在快速扩张,管理规模突破了50亿大关。
然而,表面的繁荣下,暗流正在涌动。11月的一天,程远突然召集核心团队开闭门会议。
监管层正在摸底私募杠杆情况。程远神色凝重,我们部分产品的结构化设计可能触碰了红线。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过去两年,南江私募发行了几只带有隐形杠杆的多策略产品,通过复杂的衍生品结构放大了收益。虽然技术上没有违反规定,但在当前去杠杆的监管基调下,这种做法显然不合时宜。
我们必须提前应对。程远做出了决断,三件事:第一,逐步降低衍生品头寸;第二,暂停新产品的发行;第三,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
会议结束后,程远单独留下了俞明。
有个任务交给你。程远递给他一份名单,这些都是我们的重要客户,需要亲自安抚。你负责其中几位大学捐赠基金和校友会的代表。
俞明接过名单,心跳加速——这意味着程远已经将他视为核心团队成员。但当他看到名单上南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时,还是忍不住惊讶:这不是我们学校的...
没错。程远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你父亲俞教授是基金会投资委员会的顾问,这个关系要好好利用。
俞明顿时明白了程远的用意。他感到一阵不适——利用父亲的关系游说,这触碰了他的底线。但还没等他回应,程远又补充道:别多想,只是正常的客户维护。对了,下个月公司年会,你来做年轻员工代表发言吧。
这个橄榄枝让俞明无法拒绝。离开公司大楼时,初冬的冷风扑面而来,他站在十字路口,第一次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了动摇。
当晚,俞明约林小曼在学校咖啡馆见面,将白天的困惑和盘托出。
很正常。林小曼搅动着咖啡,金融圈就是这样,关系网比能力更重要。我父亲说过,在中国做投资,三分看市场,七分看政策。
但我不想靠这种手段上位。俞明闷闷不乐。
林小曼突然笑了:你太天真了。知道程远为什么看重你吗不仅仅因为你的能力,更因为你父亲在学术圈的影响力,能帮他拿到一些稀缺的研究资源。
这个残酷的真相像一盆冷水浇在俞明头上。他想起父亲常说的话:金融市场上,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工具,关键是要明白自己在什么位置。
那晚,俞明辗转难眠。凌晨三点,他爬起来打开电脑,开始撰写年会发言稿。但写着写着,思路却转向了另一个方向——一个关于独立创业的商业计划书雏形逐渐在脑海中成形。
如果终究要利用资源,俞明对着黑暗轻声自语,为什么不为自己所用
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