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还是原来的味道!街坊们哄笑起来,因为胖嫂偷偷在老位置藏了个煤球炉——她说有些味道必须用老法子才能做出来。
如今,改造后的老街成了网红打卡地。但每天清晨六点,老顾客们依然能吃到那碗熟悉的米粉。新照片越来越多地挂在墙上:社区孩子们在店前毕业合影,返乡游子与胖嫂的拥抱,美食博主直播的瞬间...而最醒目的位置,永远留着那张1993年的老照片。
阿强现在会用手机接单了,但他坚持手写点菜单——那些泛黄的纸片上记录着每个人的口味偏好,他说这才是最宝贵的大数据。每当新客人好奇地问起墙上的照片,胖嫂总会擦擦手,从二十年前的那个雨天讲起...
秋雨淅淅沥沥地打在落地窗上,水珠顺着胖嫂米粉的金色招牌滑落。阿强擦着新置的实木餐桌,目光扫过墙上新增的电子相框——这是卢主任特意安装的,能轮播三十年来店铺的上万张照片。
叮咚,门铃轻响。三个举着自拍杆的年轻人挤进来,为首染着蓝发的女孩对着手机喊:宝宝们看!这就是网上超火的历史保护店铺,连市长都来吃过哦!
胖嫂从厨房探出头,围裙上还沾着辣椒末:几位吃点什么
要三碗网红套餐!蓝发女孩凑近展示柜,这个搪瓷缸能当拍摄道具吗还有那个煤球炉...她伸手就要掀防尘罩。
莫乱碰!阿强一个箭步冲过来,这是老物件,经不起折腾。他指着墙上的说明牌,拍照请保持一米距离。
女孩撇撇嘴,转头对着镜头撒娇:老店就是架子大呢~突然瞥见电子相框里闪过自己初中时穿着校服吃粉的照片,顿时红了脸:妈呀!这怎么有我黑历史!
胖嫂端着米粉过来,笑呵呵道:你是七中2015届的小玥吧那会儿你总把香菜挑给同桌男生。店里几个老顾客哄笑起来,直播间观看人数突然暴涨。
第二天,被老店公开处刑的话题上了热搜。卢主任刷着手机直摇头:阿强,你们搞这个电子相框,倒是比我装的监控还厉害。
风波未平,更大的矛盾接踵而至。开发商派人送来合作协议,要把胖嫂米粉包装成连锁品牌。只要签个字,全国开两百家分店。西装革履的经理敲着合同,配方买断费这个数。他比出三根手指。
胖嫂正在熬汤的手顿了顿:三百万
三千万。经理压低声音,但有个条件——得改用中央厨房配送,取消现场制作。
这哪行!阿强扯下围裙,我们的粉每天现磨现蒸...
年轻人要跟上时代嘛。经理指着窗外,对面商场负一层给你们留了黄金铺位,明厨亮灶全自动化...话没说完,胖嫂突然掀开汤锅盖子,乳白蒸汽腾空而起。
后生仔,闻闻这个。她舀起一勺高汤,机器熬得出这种火候汤勺在晨光中泛着油光,三十年的老卤就像人活一辈子,少一天都不是那个味。
经理落荒而逃,但事情并未结束。当晚社区论坛炸开了锅,有人发帖质问:凭什么用公共资源保护私人店铺跟帖里新老住户吵作一团。退休教师王伯气得手抖:这些新搬来的白领懂什么!暴雨断电那年,是胖嫂用煤球炉给大家煮粉充饥...
卢主任连夜召集居民听证会。会议室里,穿睡衣的宝妈和戴安全帽的外卖员挤在一起。穿格子衫的程序员率先开炮:城市要发展就不能被情怀绑架!
你说情怀张师傅猛地站起来,工作服上的油渍在LED灯下发亮,我爹修了三十年自行车,临终前胖嫂端来碗粉,他闻着味道突然睁开眼说了句多放酸豆角——这叫活着的记忆!
眼看要起争执,卢主任突然打开投影仪。画面里是二十年前的街景:扎麻花辫的胖嫂在煤炉前炒辣椒,穿开裆裤的阿强追着铁环跑,穿工装的顾客们蹲在塑料凳上吸溜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