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盘下抽出样品:先生要不要试试我们的可调节领
陈科长带着工商局领导过来时,我正给港商演示暗扣用法。他眼镜片后的目光闪了闪,突然用方言对我说:明天上班前来趟我办公室。我手一抖,咖啡洒在港商皮鞋上,慌忙蹲下去擦时,看见他公文包里露出的英文杂志——《VOGUE》香港版。
---
5
立秋后的第一场雨把夜市东头的土路浇成了泥塘。我正往塑料布上压砖头,忽然听见几声尖锐的笑声。三个烫着大波浪的女人支起带雨棚的钢架摊位,红底白字的招牌刺眼得很——广州直销外贸服装。
小妹要不要来看看呀比你这些土布裤子时髦多啦!穿豹纹裙的女人朝我扬手,腕上的金镯子晃得人眼花。我眯起眼睛,认出她是前世坑骗过下岗女工的孙家大姐,旁边两个是她妹妹,专门从广州倒腾残次品回来卖高价。
王婶凑过来咬耳朵:她们昨天就来了,说是工商局孙副局的亲戚。我盯着她们摊位上那条标价五十八的进口连衣裙,领口缝线歪得像蚯蚓爬,突然想起前世这个时候,市里确实爆出过用化纤布料冒充纯棉的纠纷。
走过路过别错过!上海南京路同款,今天特价三十八!孙二姐拿着喇叭喊得整条街都听得见。几个年轻姑娘立刻围上去,有个扎马尾的已经掏出钱包。我攥着刚改好的毛边牛仔裤,指甲不自觉掐进布料里。
阿妹别急呀。我拦住那姑娘,把她拉到我们摊位前,你看这两件衣服的走线。我翻出孙家摊位买的裙子和自家牛仔裤的缝线处对比,好布料针脚密得像芝麻排,你看这件......
你什么意思孙三妹突然冲过来,指甲差点戳到我眼睛。我后退半步踩到水坑,泥水溅在她雪白的松糕鞋上。周围瞬间安静下来,连对面修表摊的老头都伸长脖子往这边看。
我抓起摊位上的打火机:大家看好了!嚓的一声,火苗蹿起来,我从孙家摊位顺来的衣料边角烧起来蜷缩成黑疙瘩,冒出一股刺鼻的化学味。而我们牛仔裤的布条烧过后是细腻的灰烬,还带着淡淡的棉布焦香。
这叫火烧法。我声音不大,但足够让所有人听清,纯棉烧完一搓就散,化纤烧完结硬块。人群里爆发出议论,那个扎马尾的姑娘把刚买的裙子摔回孙家摊位。
孙大姐脸色铁青地扯下雨棚:姜丫头,咱们走着瞧!她们收摊的速度比摆摊还快,却在工商局来人检查时突然折返,指着我摊位后的煤炉喊:她这儿消防不合格!
那天晚上,我蹲在仓库里把每条牛仔裤都缝上质量姜的小布标时,陈科长派来的办事员悄悄递了张纸条:明早带着营业执照去局里,新政策下来了。
---
6
工商局办公室的绿色墙裙剥落了好几块,像长癣的狗皮。我攥着刚补办的营业执照,看陈科长用搪瓷缸子压住一张红头文件。夜市固定摊位抽签,下周三。他推推眼镜,突然压低声音,这次是市里重点工程,抽签箱会放在302室。
我心跳漏了半拍。前世这个抽签黑幕后来上了省报——有人提前在箱底抹了清凉油,抽到带味的纸条才能中标。正想试探,陈科长却从抽屉里拿出个纸包:我爱人下个月去香港交流,听说你会改西装
data-faype=pay_tag>
打开纸包是件进口毛料西装,腋下已经磨得发亮。我摸着垫肩厚度,突然福至心灵:陈科,这衣服改完至少年轻五岁。要是周三上午能改好......他眼镜片后的眼睛眯了眯,递过来张盖着红章的申请表。
缝纫机踩到凌晨三点时,姐姐端着搪瓷碗进来,碗里漂着两个荷包蛋。妈让我问你,她手指绕着毛线,真要和孙家争那两个固定摊位我抬头看见母亲站在门框阴影里,手里攥着个褪色的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