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章 漕河血鉴
    漕河血鉴

    江南的晨光刺破梅雨时,朱由检站在“龙江营”旗舰的甲板上。改良后的漕船桅杆上挂着“士绅纳粮”的黄旗,船头的“江海屯田”铜钟被敲得山响,惊起的白鹭群掠过水面,露出藏在船舷的火铳孔——那些孔洞的形状,与他掌心的疤痕严丝合缝。

    “陛下,叛军水寨在望。”张鼐的甲胄上挂着“济”字腰牌,那是朱慈烺从黄河粮队调来的精锐。朱由检摸了摸腰间的“帝王连弩”,弩机上的龙纹因他的靠近泛起微光。当第一声炮响震碎水寨吊桥时,他看见叛军船头立着的不是军旗,而是江南士绅的族徽——金丝绣的稻穗缠绕着夜枭,与他在画舫暗格中所见一模一样。

    “开炮!”他的命令混着雨声落下,改良后的“飞天火雷”拖着尾焰坠入水寨。爆炸掀起的水柱中,隐约可见水寨地牢里关着的流民——他们的“济”字戒疤在火光中闪着血光。当“龙江营”水鬼用“霹雳火”炸开暗礁时,浮出水面的不是鱼虾,而是成箱的金银——每箱上都刻着“漕粮折银”的字样。

    “原来他们拿百姓的口粮换银子!”甲板上的流民兵卒红了眼,火铳齐射的声音盖过了叛军的哀嚎。朱由检望着水寨中竖起的“降”旗,旗面上的稻穗图案被火雷烧出焦洞,像极了他在江南查到的“饿殍图”上,百姓们溃烂的伤口。

    山海关的中军帐里,周皇后捏着多尔衮的“借粮密约”冷笑。羊皮纸上的女真文盖着吴三桂的私印,却在火漆印下露出半片“忠”字玉佩的纹路——那是曹化淳的标记。“娘娘明鉴!”吴三桂突然跪地,甲胄撞在青砖上发出闷响,“此乃多尔衮伪造,当年曹督师临终前曾密信与臣,言内廷有贼,需用‘山河玉佩’验真伪!”

    他颤抖着呈上泛黄的密信,信尾“化淳绝笔”的签名旁,画着半片玉佩。周皇后摸出自已的“山河”玉佩,拼合处竟严丝合缝,露出里面刻着的“壬癸水门”四字——正是紫禁城水门地道的方位。帐外忽然传来马蹄声,是长平公主带着朱由检的密旨赶到,金册上用朱砂写着:“朕在江南查出漕粮案,幕后黑手通敌证据,藏于吴三桂军中密档。”

    黄河粮队抵达北京朝阳门时,朱由检亲自解开第一袋粟米。金黄的粟米中滚出半卷丝绸,展开后竟是江南士绅的“弑君图”——图上用朱砂圈着乾清宫龙椅,旁边注着“火油埋于金砖下,端午子时引火”。他望着粮袋上绣着的“济”字,忽然想起朱慈烺说过,每袋粮食都经过流民们的手查验,这袋粟米里的丝绸分明是故意留下的警告。

    “传旨,”他的声音冷得像冰,“所有粮袋连夜过筛,凡藏有异物者,按‘通敌弑君’论处。另外”他摸了摸掌心的疤痕,“让功德寺匠人带着‘飞天火雷’,去乾清宫地砖下‘让客’。”王承恩接过旨意时,看见朱由检袖口露出的“济”字布贴,已被鲜血浸透——那是今早查抄士绅庄园时,为救流民孩童留下的伤。

    坤宁宫的暖阁里,长平公主盯着香炉里的香灰出神。她用银针挑起灰末,在烛火下竟泛着油光——与闯军的火油成分一模一样。香炉底部的“壬癸”二字,此刻看起来像极了某个宫女的笔迹。当她悄悄跟着宫女来到永巷时,看见对方将新制的香灰倒入木桶,桶里还泡着染血的“忠”字头巾——那是周皇后身边的贴身宫女春桃。

    “春桃姐姐,你在让什么?”长平公主故意提高声音,袖中的“山河”碎玉滑落在地。宫女转身时,发间的银簪掉在地上,露出里面藏着的火镰——正是南京秦淮河名妓通款。春桃的指尖刚触到腰间短刀,永巷尽头忽然亮起灯笼,朱由检的声音混着夜风传来:“朕的后宫,竟成了贼窝?”

    春桃扑通跪下时,朱由检看见她袖口露出的刺青——与江南士绅、闯军细作一模一样的夜枭。他摸出曹化淳的“忠”字玉佩,玉佩在火光中映出春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铁血崇祯逆天改命简介 >铁血崇祯逆天改命目录 > 第9章 漕河血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