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faype=pay_tag>
刘渊乃匈奴大单于后裔,又精通汉学,深得民心。石勒在篝火旁对张督说道,如今晋室衰微,群雄并起,唯有刘渊能成大业。将军若此时投奔,他日必为开国元勋!张督沉默良久,最终拍案而起:好!就依你所言!
刘渊的大帐内,檀香萦绕。当石勒带着张督的部众前来归附时,这位匈奴汉王正抚琴而歌。他放下瑶琴,上下打量着眼前的羯族将领:听闻你生擒苟晞,智勇双全,实乃天赐良将!当即封石勒为辅汉将军、平晋王,赐铠甲百副,战马千匹。
石勒深知,这是机遇,更是考验。此时刘渊正与西晋在并州对峙,而乌丸人伏利度占据乐平,拥兵自重,成为心腹大患。刘渊屡次派人招降未果,石勒主动请缨:末将愿前往乐平,定让伏利度归降!
他单骑入敌营,故意在伏利度面前显露狼狈:刘渊心胸狭隘,容不下我等胡人。听闻将军仗义疏财,特来投奔。伏利度见他伤痕累累,又带着几匹宝马,信以为真,将他引为知己。此后数月,石勒随伏利度四处劫掠,每次都身先士卒,逐渐赢得了乌丸部众的敬重。
一日深夜,石勒召集亲信:时机已到!他率人突袭伏利度营帐,将其生擒。面对乌丸部众的刀剑,石勒高声喊道:汉王刘渊仁德宽厚,若随我归附,必能共享荣华!部众们本就对石勒心悦诚服,纷纷倒戈。当石勒带着伏利度及其两千部众出现在刘渊面前时,汉王大喜过望,加封他为督山东征讨诸军事。
永嘉二年,石勒奉命攻打邺城。这座坚城城墙高耸,护城河深达数丈。守将王堪据城死守,箭矢滚石如雨般落下。石勒在城下观察三日,发现西门防守最为薄弱,且紧邻漳水。他连夜召集部众,命人打造数十艘牛皮筏:明日三更,从水路奇袭!
是夜,月黑风高。石勒亲率五百精锐乘牛皮筏顺流而下,悄无声息地靠近西门。当城头的梆子声响起第三声时,羯族勇士们如鬼魅般攀援而上,寒光闪过,守城士卒尚未发出警报便已毙命。城门洞开,大队人马如潮水般涌入,王堪在睡梦中被生擒。
捷报传至平阳,刘渊亲自出城相迎,将象征兵权的虎符授予石勒:有卿如此,何愁大业不成!此后数年,石勒南征北战,先后攻克魏郡、赵郡、中丘。每次作战,他都身先士卒,却又极善用兵。在攻打巨鹿、常山时,他广纳降卒,将其中精壮者编入军队,实力迅速膨胀至十万之众。
然而,随着势力的扩张,石勒与其他将领的矛盾也逐渐显现。一次庆功宴上,部将张敬因分赃不均与羯族将领起了冲突,竟拔刀相向。石勒大怒,当场斩了张敬,又重赏被冒犯的将领:我军若想成就大业,必须令行禁止!此事之后,全军肃然,无人敢再触犯军纪。
在并州的崇山峻岭间,石勒的军队已成为让西晋闻风丧胆的存在。他站在高处,望着麾下旌旗如林,耳边回荡着士兵们的呼号。远处,刘渊的汉国正在崛起,而他,这个曾经的奴隶,正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但石勒知道,这仅仅是开始,更大的挑战与机遇,还在前方等待着他。
广纳贤才,实力大增
襄国城外的秋野上,石勒身披玄铁铠甲,望着麾下将士演练战阵。马蹄踏碎霜露,刀光映着初升的朝阳,这本该是令人振奋的景象,却难掩他眉间的忧虑。连日来,各郡县的战报如雪片般飞来,既有捷报,也有因粮草不济、民心不稳而导致的败讯。他深知,仅凭勇猛善战,难以在这乱世中长久立足。
将军,有位名叫张宾的士人求见。亲卫的禀报打断了他的思绪。石勒微微挑眉,张宾我曾听闻此人熟读经史,智谋过人,快请!
片刻后,一位身着青衫的清瘦男子步入营帐。他手持竹杖,眼神沉静如渊,对着石勒长揖到地:在下张宾,久闻将军威名,今特来献上一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