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幕,用鼠标一次次地测量色粉范围,他神色逐渐凝重:这已经是达到允差的最大值了,而且是在低速状态下。
开始精准测试吧。他们装上了一个专用的测试头,同时做了一个随机抓取的装置,来模拟传送带上的芯片在有位置误差的情况下,抓取与放置的精度,并安装了检测仪器进行记录。
低速运行,连续开机两个小时,他看了看手机,已经两点钟了,你们回去休息吧,我留在这儿继续观测。
要不我也在这里吧。高令岗说道。
不用了,反正没有其他事情,我也只是盯一下。
其他人都走了,除了测试设备这一个区域亮着灯,其余地方已经暗黑一片。耿至行一个人坐在重复动作的机械臂前,盯着仪器上显示的位置参数。夜半时刻,机械臂发出轻微的声音,整个车间特别安静。
显示器中的数据一直在波动,耿至行揪着心盯着,尽管一直在误差边缘徘徊,但始终没有超过。过了两个小时,耿至行修改了速度参数,提高到中低速运行。
机械臂的速度明显比之前快了一些,他继续盯着屏幕。
误差曲线上上下下地波动着,看上去很多次已经贴到最大允差值上下两条绿色的直线了。过了三十分钟,仪器响了嘀的一声,一个波形超过了绿色的直线。
耿至行皱紧了眉头。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终究还是出现在了面前。
连续运行了两个小时,报出来的超过误差的点数已经达到四个,他再一次提高了运行速度,把速度提到了中速。
这次仅仅过了十分钟,第一个嘀声就响起来了。耿至行继续盯着屏幕,那一条曲线犹如波涛翻滚,一次次冲击着他的防线。
天已经亮了。
耿至行的心情,却越来越灰暗了。
误差值偏大,他知道问题的严峻性。抓取芯片时,如果定位不准,可能会挤压芯片,使芯片细微损伤。而这种损伤,并不能被轻易检测出来,那就有可能流入下游客户手中。
必须给客户做一个沟通了,再拖下去,可能给客户带来更大的麻烦。耿至行想。
当前唯一可能的方案,是客户降低速度生产,但这样会极大地影响效率。客户能够接受这样的退让吗
打通电话,耿至行给对方技术副总介绍了一下相关情况,如果速度降低到原来计划速度的一半左右,设备的运行基本可以保持正常。
对方长时间地沉默着。
韩总耿至行以为电话断线了,问了一句。
我在的!对方的语气冷淡中带着愠怒。
第一,如果降速一半运行,我们的生产计划就完全打乱了。第二,即便是降速一半,你能确保没有问题吗
耿至行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的确,即便低速运行,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不出问题。毕竟现在的测试已经贴近最大误差了,而测试仅仅做了几个小时。
那我们再继续测试一下,确认一下低速状态下的运行稳定性。有什么情况及时向您汇报。
好吧,这个问题比较严重,我要马上向总经理汇报一下。
挂了电话,耿至行把高令岗叫了过来。
连续低速测试
24
小时,看看结果。
高令岗答应了一声,低下头匆匆地出去了。虽然昨晚
2
点多才下班,但今天一早
8
点,高令岗便来到了公司,可见他也没休息多少时间。耿至行一夜没睡,但在强大的压力下,憔悴的他却一丝睡意也没有。
高令岗中等身材,黝黑脸庞,长着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他是公司早期的员工,进公司面试时,耿至行就对他印象深刻。因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