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第六章

    到了公司,离上班时间还早,公司里十分安静,他正准备推门进去,突然发现技术部有一个人影。他有些好奇,平常很少有人到得这么早,今天是谁比他还早来到公司

    他推门进去,看见高令岗正好在关闭电脑,高令岗猛一抬头看到耿至行,显得有些慌乱,连忙打招呼说:耿总早。又赶忙解释道:我这边生产上有点问题,需要核实个数据,技术部的人都还没到,我打电话给他们了,他们让我在电脑里查一下先。

    噢,好的。那都核对好了吧

    核对好了,没问题了。那我先去车间了。

    好的。耿至行看着高令岗离开的背影,走向自己的办公室。

    耿至行拿出笔记本,开始整理今天要做的工作。

    一到上班时间,他马上去找采购、业务的相关人员,了解材料和配件的情况。

    这个材料型号和规格都太特殊了,供应方没有任何库存,订过同类材料的厂家,今年总共也只有五家,其中有两家的材料尺寸浪费一些,可以修改来使用。我们委托材料方和他们联系了,他们采购量很小,都没有存货了。

    技术部门也做了通报:零配件平台基本上都查询了,没有可供替代的配件,我们这个规格特殊,需要的话也只能定制。定制周期比我们自己做还要久。

    业务部门就更加直接了:国内做相似产品的同行本身很少,大家对配件规格型号大多自我保密。另外,同行竞争,也不愿意帮忙,基本都是一口回绝。

    接连几天,各部门对材料和配件的寻找做出了不少努力,打了无数电话,也上门拜访过几家公司,但最后所有出现过的可能,都被一一否定。就像沙漠中寻找水源,一次次寻找,得到的是一次次的干涸。

    尽管心里有所准备,但当所有的消息都汇拢时,还是让人气馁。

    从技术的角度来思考,耿至行知道这个才是正常的结果,但内心毕竟还残留着一丝希望,最终还是像风中的蜡烛,在一天天的消逝中,慢慢油尽灯枯,最后的一线希望也终于被彻底浇灭了。

    无望的人明知是无望的,总是忍不住给自己一星一点的希望。奇迹之所谓奇迹就是近乎不可能发生,然而每个人临到自己又都期望奇迹发生。

    大家再努力一下,再继续搜索下信息,扩大点范围,争取争取。耿至行给大家交代了一下,在场的人口上都答应了,但也看得出来,每个人的眼光中都不会为下一步的继续抱有期望。

    原计划下午五点左右安装完成的第一台设备,由于一个配件需要修整,又延迟到了晚上十点左右。耿至行一边检查程序,一边吃着泡面,等安装师傅完成后通电测试。

    晚上十点,设备安装完成,安全检查后开始通电。耿至行、高令岗和一个机械工作师一起开始测试。

    他想尽早看到测试结果,然后尝试通过其他环节的调校,把最后动作控制在精度范围内。他内心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通电,检查电器件是否正常,对电器件单独点动测试,程序分段运行,最后对程序整体运行。因为有之前样机的基础,工作还算顺利。动作正常后,他们先进行校验测试,在工作平台上放了一块橡皮,在橡皮上放了一张白纸,在机械臂上装上了一个五毫米见方的方块,把方块在一个指定的位置涂上色粉后,再到白纸上压印,并一直重复这个动作。

    先低速开机。

    机械臂开始连续动作,从一个固定的位置沾上色粉,然后不断地盖在白纸上。

    运行了二十分钟后,动作一直保持正常。他们把白纸取下,放在显微镜下读取色粉的范围。

    好像还可以,高令岗说,差不多在允许误差的范围之内。

    耿至行盯着显示屏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上海微城简介 >上海微城目录 >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