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第五章

    一周的时间转瞬即逝,马上到了周六,对于已经习惯于天天工作的耿至行来说,这就是平常的一天。他每天早上都会去生产现场了解一下生产进度。第一台设备会在明天下午五点左右安装完成,而其他的几台设备也都在按计划安装当中。

    明天晚上连夜灌装程序,测试一下设备关键动作的运行精度。他给生产人员做了安排。

    耿至行已经几天没出公司厂门,间隔几天,园区外的景色已不似前日,草坪上先前还只是冒尖儿、伸着小脑袋探头探脑的小草,现下已是连接成片,一大张地毯似的铺开来,上面点缀着繁星一样的小花。尽管外面景色宜人,但耿至行心情沉重。他买了些时令水果,开着一辆二手的桑塔纳,朝着浦东驶去。

    耿至行每个月都会抽个时间去一次浦东,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探望。他刚到上海的时候,工作还没落实,暂时落脚在一个大学同学的住处。这个同学租住在浦东一户本地人家里。他就在这个同学的房间里打了一段时间地铺。房东夫妇性格温和,不但没有另外多收同学的水电费用,反而对他们照顾有加,周末时常常多烧些饭菜喊上他们一起吃饭。虽实为东客,但差不多情同远亲。

    没过多久,耿至行在浦东金桥找到了工作,而他同学的事业发展也取得了较大的改观,公司把他安排住到了静安,所以耿至行就顺理成章接了同学的转租,住在了这里。

    耿至行初创业时,承接编程的业务,并不需要专门的办公场所,为了节约开支,就没有另外租房。后来因为扩大规模生产成套设备,才租到松江的开发区里。他搬到了厂里居住,但每月还是会过来探望一次。

    安臻最近可谓是春风得意。自从前几天她持有的东海生物股价抬升,就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股价就像一头老黄牛,尽管步履蹒跚脚步不大,但也是一步步地走到了两千六百多点,她的账面金额已经从四十万,涨到了五十多万。

    叮—咚,耿至行按响门铃,听到屋里面一阵脚步声,伴着安臻来啦—来啦—爽朗的回应声,没精打采的他勉强打起一些精神。

    啊呦,小耿啊,好久没见了,快进来!安臻穿着围裙,脸上还依然保留着妆容。她擦擦手,打开了门,一手接过水果。进屋后,安臻前前后后打量一番,说道:小耿,你最近可又瘦了啊。你看看这个面孔,棱角分明的,哎呀你们年轻人啊,不能太拼命!要保重身体的。

    是啊,最近确实有点忙。耿至行看安臻气色红润,走起路来脚步轻快,笑道:阿姨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喜事呀看上去容光焕发了,都年轻几岁了呢。

    女人的耳朵是一个整流器,天生具备单一导向功能。对于夸赞自己年轻,那是明知他人是假,自己却是可以当真的。安臻也不例外,双手摸摸自己的脸蛋儿,眉开眼笑:啊真的吗哈哈,哪里看出来了啦,你呀,现在也学会和小林一样,嘴巴变甜了!她一边往厨房去,一边说,待会儿一起吃饭啊,小耿,你先坐会儿,我去做饭,你钱叔一会儿就回来了。

    好的,那我就不客气了。

    耿至行环顾四周,有一种陌生的熟悉感。他在这个房间里住了三年,屋里的陈设与当年刚住进来时也没什么大的差别。

    七年前,耿至行从浙江大学毕业,回到老家的小县城。在小城的事业单位里,每天朝九晚五地过了一年,他心里总感觉不太踏实,这样的日子并不是他所期待的。有些激情的梦想,无数次在夜深人静时浮上心头。

    毕业第二年的一个夏日,他出差来到上海,住在了火车站边上的一幢高楼里。傍晚时分,他从四十多楼的窗户往下看,看到那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灯火闪亮如同彩虹。他感觉那些车辆的流动就像在他身上的血液里奔流,他感觉这里才是他应该奋斗的地方。老家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上海微城简介 >上海微城目录 > 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