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许
两国士兵搜刮一番,均呈给诸儿和郑忽,由他们决断。
如此又忙乱了数日,算是攻城才落下帷幕。
这日两军军营大摆宴席,慰劳士兵连日来的辛苦和攻城的胜利。
说是宴席,在外条件简陋,也不过是多置备些酒水,多宰杀些牲畜罢了。
诸儿和郑忽坐在上位,只见二人觥筹交错,相谈甚欢。
攻城这段时间,两个人几番互相拜望,常常是诸儿直言不讳,郑忽微笑接纳。
进城时诸儿在前,郑忽也不介意威风被齐国抢去。
但私下是郑忽提议两国士兵帮助百姓收麦,稳定军心;又悄悄派人围搜许宫,以防生乱。
诸儿心里暗叹此人计谋深远,却又从不邀功。
作为如今大国太子人选,如此涵养不由得让人心生敬意。
两人虽然相识不久,却隐隐互有相见恨晚之意。
酒过三巡,郑忽问到:“如今许君不见踪影,人心不安。
不知诸儿公子有何想法?”出行前齐王早已交待诸儿,此次攻打许国必齐军冲在郑军前面,若攻得城下,领地必让与郑国。
一则此战由齐而起,郑国援战,如有战果,齐理应让与郑以表谢意;一则许国离郑近,离齐远,交于郑国更合情理。
诸儿答到:“此战围许,若无郑国鼎力相助,许军说不定会和我拼一死战,届时输赢难测更不免折损军士。
故此战功劳全在贵国,许国也应归于郑国治下。
”此事在齐国向郑国求援前齐王和郑君已有约定,故郑忽也不做推辞,双手作揖,笑说:“既如此,便谢诸儿公子美意了。
那许宫搜得宝贝兵器,诸儿公子就不要推让,全归贵国了。
”珍宝兵器自然无法和土地相比,诸儿担心若再推辞,部下心中不快,就也索性答应了。
因次日两军便需各自返程,两人竟有些不舍般,一杯连着一杯,不停地推杯换盏。
酒到酣时郑忽突然说:“诸儿公子,在下想向你打听一事,不知当问不当问?”言语之间,竟有点迟疑。
“请公子放心发问,但有所知,无所不言。
”“去年我听父王提及要给我结一门亲事,正是贵国的公主,不知道此女性情若何?相貌又如何?”“郑公子可知是哪位公主?我齐国现今适龄婚配的公主有好几位,有品性端庄的,有花容月貌的,不知郑公子更喜欢哪一款?”诸儿酒在兴头上,打算有意调笑郑忽一番。
“虽说娶妻娶贤,但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我听说此女美貌名闻齐宫,好似是莒夫人的小女儿,单名一个字叫婉。
”“你说婉公主?”诸儿一瞬间酒意全无,直盯住对方。
“正是,诸儿兄,她果真是一美女子?传言有几分真假?”诸儿眯起了双眼,婉那带着梨涡的粉颊立刻浮在他的脑海:“她还是个小女孩呢!不过,一颦一笑,勾人心弦,见之忘忧。
”郑忽感到很兴奋,看来美貌之言不虚,又问到:“她性情怎么样呢?”“很顽皮,难以琢磨,不易接近。
。
。
”郑忽有些疑惑,不过转而又笑道:“大约年龄尚小,不急,我有时间调教。
诸儿兄,你的话必然可信。
此番回去,我就会求父亲正式向贵国提亲,届时,我郑齐两国就不再只是盟友,亦是姻亲。
你我也不只是朋友,而是兄弟了。
这次出征,真是痛快,来,我们干杯!”满满的酒下肚,诸儿也似兴致高昂,“那我就预祝郑兄心想事成,抱得美人归。
”又不知喝了多少酒,众人才陆续散去。
诸儿走出郑军营,缓缓朝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