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砚辞将父亲递来的煤油注入燃烧室,火苗窜起的瞬间,他仿佛看见能源核心最后的光芒在跳动。启动!随着他的指令,齿轮开始缓慢咬合,沉睡六十年的钢铁巨兽发出震天动地的汽笛声。

    全场寂静,唯有金属摩擦的嗡鸣回荡。当机车缓缓驶出展台时,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江墨川颤抖着抚摸机车外壳,老花镜后的眼睛泛起泪光:我当年在苏联留学,导师说中国造不出精密机械......他哽咽着说不下去,萧砚辞却读懂了父亲未说完的话。

    颁奖仪式上,国际机械协会主席将水晶奖杯递给萧砚辞:这项修复不仅是技术奇迹,更让我们看到中国机械人的精神传承。镁光灯闪烁中,萧砚辞却走向人群,牵出站在角落的父母。这个奖杯,属于所有在时代浪潮中坚守的人。他将奖杯放在母亲布满老茧的手中。

    深夜,当展厅恢复寂静,萧砚辞独自坐在机车旁。月光透过穹顶的玻璃,在金属表面流淌成河。苏晚柠抱着急救箱走来,为他处理手上的擦伤:知道吗你刚才拧螺丝的样子,和江叔年轻时一模一样。

    萧砚辞笑了笑,抬头望向星空。重生时那些神秘的机械虚影、能源核心的警告与指引,此刻都化作记忆深处的微光。他终于明白,所谓重生,不是逆天改命的金手指,而是让他有机会接过父辈的火炬,将那些被岁月掩埋的理想重新点燃。

    看!苏晚柠突然指向窗外。日内瓦湖畔,无数盏孔明灯冉冉升起,像散落人间的星辰。萧砚辞想起重生那个雨夜,母亲举着油纸伞在巷口的等待,父亲藏在抽屉里的科研手稿,还有苏野在火场中递来的关键证据。这些普通人的坚持,何尝不是照亮时代的火种

    蒸汽机车的余温还在空气中弥漫,萧砚辞握紧苏晚柠的手。远处传来《东方红》的旋律,那是中国代表团在庆祝胜利。淬火的钢铁终将成诗,而属于中国制造的传奇,才刚刚开始。

    第十一章

    逆潮而上

    人民大会堂穹顶的水晶吊灯璀璨夺目,萧砚辞的中山装领口被汗水浸湿,却依旧挺得笔直。机械厅张厅长正在宣读军工项目招标要求,台下坐着来自全国的科研院所代表,钢笔落在文件上的沙沙声,像春蚕啃食桑叶般细碎而压抑。

    本次招标核心为高精度齿轮传动系统,应用于新一代装甲车......张厅长的声音顿了顿,目光扫过萧砚辞,特别说明,民营企业首次获得竞标资格。会场顿时响起窸窸窣窣的议论声,邻座的国营厂总工冷笑:民企拿什么和我们几十年的技术沉淀比

    萧砚辞展开图纸,泛黄的纸页上,父亲江墨川年轻时的笔记与他改良的设计交相辉映。当他在投标书上签下名字时,机械虚影虽已消散,但记忆中那些齿轮转动的轨迹,早已刻进骨髓。

    三天后的技术答辩现场,投影仪将三维模型投射在幕布上。萧砚辞指着齿轮咬合处的特殊纹路:我们采用交错齿设计,能将传动效率提升17%,同时降低噪音......话未说完,评审组的老专家拍案而起:胡闹!这种设计从未经过实战验证,你这是拿战士的生命开玩笑!

    会场陷入僵局。萧砚辞沉默片刻,突然卷起袖子,露出小臂上狰狞的烧伤疤痕:十五年前,我父亲参与齿轮计划时,为保护核心数据被烧伤。他的声音发颤,这些年,我见过太多因技术落后而被迫妥协的无奈。他转向窗外,远处工地的拖拉机正轰鸣着驶过,但我也见过,当新技术真正落地,能给普通人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

    答辩结束后,苏晚柠在走廊拦住他:刚刚收到消息,有人举报我们技术泄密。她递来的文件上,抄袭国外专利的指控刺得人眼睛生疼。萧砚辞握紧拳头,记忆闪回前世——同样是这个节点,他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踢出项目,所有努力化为泡影。

    深夜,汽修厂旧址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了,我要做家人的避风港简介 >重生了,我要做家人的避风港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