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代码在黑暗中闪烁,像颗不会熄灭的星。我摸着上海牌机械表,秒针依旧走快
30
秒,却第一次觉得,时间不是追赶的敌人,而是,被我们踩在脚下的,1995
年的暴雨。
当第一缕阳光爬上缝纫机,林晚秋的睫毛动了动,耳尖的红还没褪。她看见我在改样衣的袖口,那里,即将绣上半朵玉兰
——
跟她校服上的,刚好凑成完整的一朵。
而在缝纫机抽屉深处,那张前世的破产订单静静躺着,红章上的
1995
与现世的阳光重叠,像道被缝补的伤口。
暴雨后的批发市场格外干净,老周的摊位前围满工商局的人。我望着林晚秋的背影,她正用父亲的钢笔填写文件,划痕在晨光里发亮。而我知道,这场暴雨,洗亮的不仅是政策文件,更是,两个在
1995
年夏天相遇的人,即将交织的命运。
第5章:初雪里的缝纫机
海城的初雪来得猝不及防,细雪粒打在厂房铁皮屋顶,像撒了把碎玻璃。我踩着缝纫机赶制最后一批羽绒服,鞋底的铁钉在地面留下浅痕,与林晚秋回力鞋的蝴蝶结印交错,像幅未完成的画。
陈默,鸭绒不够了。
她的白校服裹着羽绒服样衣,袖口的玉兰刺绣被布料遮住一半,声音却比雪粒更急。我抬头看见她鬓角沾着绒毛,像只怕冷的小兽,钢笔帽在指尖转圈
——
这是她焦虑时的习惯。
机械表的秒针走快
30
秒,表盘泛黄的玻璃映出她紧攥的订单。香港展商要五万件,
我扯过布料,机轮转动的声音盖过雪声,老周断了鸭绒供应,想逼我们用化纤。
指尖划过缝纫机抽屉的
默
字刻痕,父亲的话在记忆里响起:手艺人不能丢了良心。
林晚秋突然蹲下,白手帕擦过我溅上机油的袖口:我爸说,海城仓库有应急物资。
她的钢笔在订单上画圈,划痕比平时深三分,但需要你亲自去签字。
睫毛上落着雪粒,却比任何时候都亮。
雪越下越大,厂房的铁皮顶发出闷响。我跟着她钻进商业局的吉普车,皮座椅的凉气透过灰条绒夹克,却抵不过她递来的沙果甜
——
用我的白手帕包着,边角毛边已经磨得透明。你父亲知道你帮我
我问,看她耳尖在车内灯光下泛粉。
她低头看机械表,指尖划过表盘:他说,你的表走快
30
秒,像要追上时间。
突然顿住,手指触到后盖内侧的刻字,默儿加油
——
是伯父刻的
车内暖气让玻璃窗起雾,我望着她睫毛在雾气上投下的影子:我爸说,别让时间追上我。
喉头突然发紧,想起父亲临终前枯槁的手,这台缝纫机,是他用半年工资换的。
仓库铁门推开时,应急鸭绒的霉味混着雪气涌来。林晚秋的白手帕在灰尘里格外显眼,她跟着搬运工点数,回力鞋的蝴蝶结踩过潮湿的地面。陈默,
她突然转身,羽绒服样衣在光影里晃,你说,十年后我们会在哪
我没回答,只是盯着她袖口的玉兰
——
半朵,却在雪光里格外清晰。十年后啊,本该是我在
ICU
数吊瓶的日子,而她,该在儿科诊室写病历。但此刻,她的白校服沾着鸭绒,像片落在雪地里的云。
回到厂房时,缝纫机的咔嗒声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