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缝纫机,鞋底的铁钉在地面划出火星,与机轮转动的咔嗒声应和
——
这是父亲当年梦寐以求的型号,此刻正被母亲擦得锃亮。
陈默,北京的加急订单又增两千件。
林晚秋的白校服裹着羽绒服,袖口的玉兰刺绣被鸭绒蹭得发白,她的钢笔在订单上敲出急促的点,经销商说,要赶在元旦前铺货。
机械表的秒针走快
30
秒,表盘映出她紧抿的嘴唇。知道,
我摸着机台上的
默
字刻痕
——
母亲用红漆描过,比父亲的字迹更工整,让王婶带新人踩前片,后片收腰我来。
厂房角落的铁炉突然窜出火星,映得林晚秋的耳尖通红。她掏出白手帕,垫着搪瓷缸递来热水:伯母在食堂熬了姜汤,
指尖划过我磨出老茧的手掌,你昨晚调试缝纫机,只睡了三个小时。
我接过缸子,热气熏得鼻尖发酸。想起凌晨三点,她蹲在缝纫机旁改图纸,白手帕垫在膝下,回力鞋的蝴蝶结蹭着我划满刻度的牛皮纸
——
那是父亲留下的剪裁笔记,此刻正被她用钢笔标出重点。
晚秋,
母亲的声音从布料堆里传来,她戴着父亲的旧袖套,正在给新工人示范锁边,这批领口的玉兰补丁,留三指宽的边儿。
忽然,她停下手中的活计,从口袋里掏出个铁皮盒,你爸走前,偷偷给我绣过一块手帕,边角也是这样的毛边。
林晚秋转身时,白手帕从口袋滑出,落在我画满五角星的订单上。我捡起手帕,发现边角的毛边又磨深了些
——
那是她在缝纫机前蹭的,像朵开败的玉兰。
突然,新缝纫机发出刺耳的异响,机轮卡在布料里。我蹲下身,摸到梭心的铜片变形
——
和前世父亲临终前那台缝纫机的故障一模一样。默儿,
记忆里父亲的手覆上来,梭心要顺着刻度转,急不得。
林晚秋递来扳手,指尖触到我冰凉的手腕:伯母说,你父亲修缝纫机时,总在裤脚别枚铁钉。
她的目光落在我鞋跟,那里还别着从旧皮鞋撬下的铁钉,像个小五角星。
机械表的滴答声在寂静的厂房格外清晰,我顺着刻度调整梭心,铜片与齿轮咬合的瞬间,缝纫机重新发出规律的咔嗒。母亲在远处笑了,笑纹里盛着十年前的光:你爸要是看见,准说咱们默儿得了他的真传。
她忽然举起手中的铁皮盒,里面躺着块泛黄的手帕,边角绣着半朵玉兰,针脚歪扭却坚定,当年他总说,半朵花留着给我补,结果到走都没补上。
目光扫过林晚秋袖口的刺绣,现在倒好,有人替他补全了。
傍晚换班时,林晚秋掏出皱巴巴的政策文件,红章在暮色里格外鲜艳:父亲批了临时用工补贴,
她的钢笔在
北海街示范市场
处画圈,能多招二十个工人。
我望着她睫毛上的棉絮,突然发现,那些被鸭绒覆盖的玉兰刺绣,正在她袖口悄悄盛开。好,
我扯下脖子上的围巾,裹住她冻红的耳朵,今晚教新工人认剪裁图,你负责盯着补补丁。
她愣住,耳尖的红漫过围巾边缘:陈默,你围巾上的毛线,
指尖划过脱线的地方,是我上周补的玉兰吧
铁炉的火光照亮她的眼睛,我想起昨夜她伏在案头,用白手帕垫着绣绷,在我的围巾上偷偷绣了半朵玉兰。是,
我摸着机械表后盖的刻字,和你校服上的,刚好凑成一对。
母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