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八十回
料真的再次出现了,当听到抄家二字,便觉天旋地转、头重脚轻;再听到贾兰也被人带走,就以为拘捕了,立刻肝火上攻,心脏激荡,血压升高,面如血喷。

    天呐!她喊了声后,便晕了过去,砰的一声倒地。胡氏、黄岚她们急忙去扶起,谁知她牙关紧闭,不省人事。探春、黄岚、胡氏三人共抱李纨,太太!太太……母亲母亲……千呼万唤,喊声惊天动地,喊得声嘶力竭,但怎么也唤她不醒了!渐渐地,呼喊声变成了哭泣声。太太与世长辞了!太太升天了!这正是:今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噩耗如晴天霹雳,似五雷击顶,击得大家措手不及。黄岚命两仆人拆来一扇破门板,找来两条旧凳子,架设起一张临时床铺,并将太太遗体抬到稻香村中堂停放,同时作了简单的布置,便成了简易灵堂。然后,贾蓉媳妇从家中拿来香烛,探春、黄岚、胡氏拈香点烛,俯地哭拜。

    李纨与世长辞,虽然来得突然,但也是命运如此。因为她与宝钗妯娌俩相互依存、相依为命,共同支撑这座摇摇欲坠的大厦。两根支架倾倒一根,一损俱损,仅存的一根当然是岌岌可危,难以自立,难避不测,必遭厄运。李纨在苏州受了如此沉重的精神打击,加上三伏酷暑、千里迢迢地旅途劳累,疲惫不堪的花甲老人,又怎经得起抄家囚子之恐。

    两个仆人看到如此情境,急忙回府禀报。周京、李瑞、杨氏闻噩耗心急如焚,欲奏明皇上,保出贾兰来料理丧事;但不明贾兰因何被审,更不知犯下何罪,所以又不敢启奏。他们只好亲自率家眷前来大观园稻香村,共同帮助探春、黄岚料理李纨的丧事。

    此时正值六月下旬,赤日炎炎,贾兰正在受审,不知母亲已经归天。孙女秋华、秋实和小孙子道儿都在南方,也无法赶上参加祖母葬礼。但灵柩不宜久放,必须近日出丧。因此,丧事不可能也不允许大操大办,只好从速、简办。

    这里所有的事情均由黄岚拿主意。她遭受如此重大打击,既有失去母亲之痛,更有担心丈夫之虑,连前去探夫的时间都没有,内心如乱麻一般。但她毕竟才智见识过人,照样把丧事料理得有条不紊、顺顺当当。

    灵柩在大观园停了三天,叫来和尚、尼姑做了三天道场,念了三夜经。葬礼虽然按照宝太太的形式操办,但是简化多了,比起宝钗的,不知逊色多少倍。

    当太太的葬礼将要结束时,见贾兰身着本色麻衣,头戴麻布,腰系草绳,脚穿草鞋,匆匆赶到母亲坟前,俯地嚎啕大哭,道:母亲!不孝儿子来迟了……

    黄岚她们见贾兰回来并赶上母亲葬礼,不知宽心了多少。于是她忙问:你终于回府了,想必没事了

    贾兰无奈地摇了摇头,说:还没有,是被保释的!没什么的,忠奸之争历朝就有。我上不负皇上,下不负黎民,无怨无悔,襟怀坦荡,有什么可值得畏惧和怯懦的。我相信皇上,相信朝廷,乾坤浩荡,日月可鉴,会明辨是非善恶、裁量真伪曲直的。此之谓官,此之谓人,此之谓我!

    黄岚听着,是悲愤、是感慨、是激越、是惆怅,百感交集,泪水像断线的珍珠串不停地往下掉。

    这时,贾兰、黄岚看见,不远处一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一前一后过来,口中念念有词:

    冥冥寰宇寓玄机,历历情思惹是非。

    婚嫁随缘天作合,衍繁有度地芳菲。

    官场污秽乾坤浊,朝野清流社稷辉。

    再梦红楼犹醒梦,遗留两石寄余晖。

    又道:

    人生来去步匆匆,看破红尘万念空。

    懵懂身前身后事,恓惶命短命长终。

    续篇好了歌犹唱,处世中庸道必通。

    三十六行无下品,功名利禄别追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红楼再梦简介 >红楼再梦目录 > 第八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