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议撤帘
日渐衰微,朕这心里急呀。”光绪无奈地摇了摇头,喟然道,“你晓得吗?方才老佛爷又想重修清漪园呢,这一动少说也得数百上千万两银子!如果将这些银子用在正处,又能办多少实事呀。”
“皇上如何作答?”翁同龢皱了皱眉。
“气氛不对,朕什么也没说。”
“没说什么便好。”翁同龢点了点头,道,“依臣意思,眼下老佛爷想做什么便由她去。皇上呢,最好是金口紧闭。”
“你让朕睁一眼闭一眼?”
“正是。说也是徒劳,倒不如不说,免得惹老佛爷不快。皇上眼下只将心思用在熟谙政务上便是了。”
光绪仰脸望天久久没有说话,良晌方道:“师傅所言不无道理。只恐依着朕这性子,怕很难做到。”“那便请皇上勉为其难吧。”翁同龢两眼闪着坚定的目光,侃侃道,“唯有如此,皇上亲政方可少却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也唯有如此,我大清重现昔日辉煌方为时不远!”
“好,朕答应你,勉为其难吧。”说话间,一阵纷杂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移眼望时,却是王福并着一帮侍从抬着明黄软轿而来。瞅着光绪,王福紧赶了几步,打千儿道:“万岁爷,该给老佛爷请安了。”
“嗯?”光绪伸手掏出金表,这方发现已近午时,点头道,“嗯。醇王爷好些了吗?”
“回万岁爷,七爷已较先时好多了。”王福面露喜色,道,“因恐又有闪失,奴才便自作主张,让李太医在那边多待阵子,请万岁爷责罚。”
“贫嘴。”光绪嗔怒了句,向着王福道,“你待会儿代朕再去看看,告诉李玉和,药拣好的用,若还需什么,差人捎个话进来。对了,让你七爷只管安心养病,不要再挂着朝里这点子事了。”
“嗻。”
“起驾。”
“嗻。”
斜倚轿内,回想先时翁同龢言语,光绪似觉内心稍稍舒畅了些。及至慈宁宫,不待王福搀扶便径自呵腰而出,方欲抬脚进宫,却见耳门处一人行色匆匆,瞅背影竟似寇连材,光绪不由皱了皱眉头,正欲开口唤住,只听宫内金自鸣钟连撞了一十二下,忙跨步进宫,招手叫过一个太监问道:“老佛爷歇晌了没?”那小太监忙自打了千儿:“回万岁爷,方才老佛爷还与人说着话的。”光绪没再说什么,绕过正殿,行至西厢房,侧耳细听,只鸦没鹊静,犹豫片刻终蹑手蹑脚进来,却见崔玉贵等一帮太监宫女垂手肃立一旁,慈禧太后斜躺炕上,兀自把玩着她那些鼻烟壶。
“儿臣给亲爸爸请安。”
“嗯。”慈禧太后没有停手,只脸上掠过一丝不快,冷冷道,“今儿上朝前可曾读过书?”光绪眼前不由得闪过寇连材的影子,咬牙沉思片刻,道:“不曾。”
“那都做什么来着?”
“早起醇王爷进来,儿臣吩咐与他做了些吃食。后来又见了冯子材,想着那边总需个得力的人守着,亲爸爸方可少劳累些,故儿臣与醇王爷议着让他督办钦、廉防务,并会办广西军务。”
“嗯。”慈禧太后说着放下手中的鼻烟壶,抬眼瞅着光绪缓缓道,“你能替我想着,也算不错的了。”“亲爸爸为儿臣呕心沥血,儿臣怎敢——”不待他话音落地,慈禧太后摆手止住,道:“知道便好。我老了,应付这些费脑子的事已有些吃力,过个把年头自会将位子让与你,不要整日价背地里嘀咕,传扬出去外人怎生看待咱母子?”
“儿臣——”光绪还待辩白,猛然想起翁同龢言语,遂低声道,“儿臣绝不敢这般作为。”慈禧太后点了点头,复道:“方才提起修园子的事,你怎么想?”
“亲爸爸为社稷费尽了心思,是该好好修个园子,作为颐养之所。便是亲爸爸不说,儿臣也早有这心思的。”“这方不枉我养育你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