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要让本王失望。他转身离去时,沈清瑶捡起他遗落的香囊——那是她十四岁时绣的,上面的刺绣早已褪色。窗外的月光洒在戏台上,照亮她脸上未干的泪痕,也照亮玉扳指上若隐若现的机关纹路,不知这场纠缠多年的爱恨,终将走向何方。

    胭脂与戏

    秋雨浸透风月楼的琉璃瓦时,阮清欢正倚着朱栏调弦。指尖拂过缠满金线的琵琶,忽然瞥见楼下巷口那抹水红身影——沈清瑶撑着湘妃竹伞,戏服外罩着的墨色斗篷下,隐约露出一截缀满珍珠的袖口。

    阮姑娘好雅兴。沈清瑶的声音比秋雨更凉,伞骨轻叩雕花木窗,惊落几串雨珠。她摘下斗篷,鬓边新簪的白菊沾着水珠,与阮清欢腕间猩红的丝线形成刺目对比,听闻姑娘昨夜为长公主唱了支《长相守》

    阮清欢勾唇轻笑,胭脂晕染的眼角映着烛火:沈姑娘的《贵妃醉酒》才叫惊艳,尤其是谢摄政王在场时,那眼波流转...话音未落,沈清瑶的伞尖已抵住她咽喉。伞骨上精雕的凤凰展翅欲飞,却在烛光下投出狰狞的影。

    你知道些什么沈清瑶的声音发颤,伞面滴落的雨水打湿阮清欢的罗裙。她想起三日前,谢承煜深夜造访梨园,腰间龙纹玉佩蹭过她的戏服,而此刻阮清欢腕间丝线的编法,竟与儿时的玩伴为她系的平安结如出一辙。

    阮清欢突然握住伞尖,任由利刃划破指尖:我知道沈姑娘玉扳指里藏着开国库的秘密,也知道...她凑近时,沈清瑶闻到她身上混着茉莉与血腥的气息,五年前,前太子灭门夜,有个穿戏服的小姑娘,被摄政王抱出了火海。

    伞骨咔嗒折断的声响惊飞梁间宿鸟。沈清瑶踉跄后退,后腰撞上摆满脂粉的妆台。铜镜映出两人交叠的身影——一个是风月楼头牌,琴弦藏毒;一个是梨园名角,袖中藏刃。而她们眼底翻涌的惊怒,都指向同个禁忌的名字。

    你到底是谁沈清瑶攥着断裂的伞骨,指尖抚过阮清欢锁骨处的朱砂痣。记忆突然闪回幼时,母亲常带她去相府作客,廊下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总把糖渍的梅子偷偷塞进她手心。

    阮清欢捡起断弦缠在腕间,勒出青白的痕:沈姑娘忘了那年你我在假山后躲雨,你说长大了要唱遍天下好戏,我说...她的声音突然哽咽,我说要做最会抚琴的人,为你伴奏。

    更鼓声穿透雨幕传来,沈清瑶望着对方泛红的眼眶,终于看清那熟悉的眉眼。记忆里那个总爱扯她发带的小丫头,此刻正用染着蔻丹的手,缓缓摘下她鬓边的白菊。阿欢她的声音轻得像怕惊碎一场梦,却见阮清欢将菊花别在自己发间,花瓣上的雨水滴在她颈间,凉得刺骨。

    沈姑娘认错人了。阮清欢重新抱起琵琶,断弦在烛火下泛着暗红,不过是风月场中的逢场作戏罢了。话落时,指尖突然用力,绷断的琴弦如银蛇般扫过沈清瑶脸颊,留下浅浅血痕,倒是沈姑娘,该小心些谢承煜腰间的匕首——毕竟,那上面的凤凰图腾,与相府灭门案的凶器,可像得很呢。

    沈清瑶摸向脸上的伤口,触到一片湿润。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她望着阮清欢重新拨弦的背影,听着那曲不成调的《清平乐》,恍惚间又回到那年相府的夏天。而此刻窗外的雨越大。

    青铜戏服褶

    深秋的梨园飘着桂子香,楚明夜躲在戏台后的银杏树下,望着沈清瑶在台上轻舞水袖。她鬓边的珍珠步摇随着旋身轻颤,恍惚间竟与幼时生辰宴上,他偷偷藏在袖中的那支琉璃簪子重叠。枯枝间漏下的月光映在他青铜面具上,将眼底翻涌的情愫都折成斑驳的影。

    公子又来听戏苏月璃的声音裹着龙涎香从身后传来,金护甲划过他斗篷的绸缎,沈姑娘的《牡丹亭》虽好,可您总这般躲躲藏藏,倒像...住口。楚明夜猛地转身,面具缝隙里透出的目光惊得树上寒鸦振翅。他想起五日前深夜,沈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浮梦碎宫简介 >浮梦碎宫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