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题《改革阵痛:物价闯关的挑战》被红笔圈住,我用的麻纱布涨到一角二,您给的价连成本都不够。

    张主任擦了擦额头的汗:那你说怎么办

    很简单,林晚晴从包里拿出两份合同,要么按原价签,预付50%定金;要么终止合作,您赔偿我已生产的两千件童装成本。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对方公文包上的红绸,当然,要是您有办法搞到平价布料......

    立冬那天,林晚晴正在食品厂调试新到的蛋烘糕机,突然听见铁门被砸得山响。供销社主任带着两名红袖章闯进来,其中一人抱着《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合订本,封皮上印着1979年的红色字样。

    林晚晴,主任晃着手里的查封通知书,有人举报你非法销售药材!周小雨正在包装药膳粉,闻言猛地站起来,腰间的顶针袋滑落,银顶针在水泥地上滚出清脆的响声。

    依据《食品卫生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红袖章翻开泛黄的书页,加工食品不得添加药品。你这药膳粉里的茯苓、山药,哪样不是药材围观的工人发出惊呼,林晚晴注意到其中有几个是公社小学的学生家长——他们的孩子吃过免费的药膳蛋烘糕。

    同志,她掏出省卫生厅的《药食同源目录(征求意见稿)》,纸张右上角盖着内部资料的红章,茯苓、山药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就列为上品,属于药食两用。主任冷笑:征求意见稿算什么正式文件查封!

    红袖章正要贴封条,突然传来清脆的童声:叔叔,这些药膳粉真的能治病!周小雨举着个笔记本冲过来,封面上写着希望工程捐赠记录,我用卖手帕的钱买了这些药材,送给拉肚子的同学,县医院的王大夫说有效!

    人群中响起议论声。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挤进来:没错!我家虎娃吃了林老板的健脾粉,饭量都大了!又有几个学生家长附和:她还送了我们免费的蛋烘糕!主任脸色铁青,红袖章的封条悬在半空,迟迟落不下去。

    林晚晴趁机递上县医院的《食疗效果评估报告》,首页盖着鲜红的公章:如果供销社一定要查封,她看向主任,请先向这些家长解释清楚,为什么要断了孩子们的食疗路。

    冬至前夜,林晚晴在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外遇见了抱着X光片的周建军。他坐在轮椅上,目光死死盯着走廊尽头的手术室,那里刚推出一个截肢的工人。

    晚晴,他突然抓住她的手腕,指甲几乎掐进她的皮肉,刚才做康复训练,我听见拖拉机的声音......他声音发抖,眼神飘向窗外,仿佛看见1983年那个雨夜,方向盘在手中打滑的瞬间。

    她轻轻掰开他的手指,露出掌心新磨出的茧子——那是他偷偷在病房练习撑拐杖留下的。我给你带了样东西。林晚晴从包里拿出台小型缝纫机模型,正是他们那台老蝴蝶牌的缩小版,你看,零件都是活动的。

    周建军盯着模型,突然伸手触碰踏板。缝纫机咔嗒响了一声,惊飞了窗台上的麻雀。他嘴角微微上扬:1975年,我第一次见到这种缝纫机,心想,要是能给媳妇做件花裙子就好了。

    林晚晴鼻子发酸,想起他藏在烟盒里的五分硬币。她掏出个铁皮盒,里面装着半瓶自制玫瑰露——用茯苓粉和野玫瑰花瓣泡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是新调的雪花膏,她抹了点在他手背上,比上海牌还滋润。

    男人闭上眼睛,任由她按摩僵硬的指节。走廊里传来护士的脚步声,周建军突然低声说:晚晴,其实我怕......怕站起来后,又像从前一样,什么都抓不住。

    她停下手,看着他眼角的皱纹——那是三年来忧虑刻下的印记。你从前抓住的是方向盘,林晚晴轻轻吻了吻他的眼皮,现在抓住的,是咱们的命。

    1985年春节前,周建军终于能拄着拐杖走完整条走廊。林晚晴扶着他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1983:顶针夫人的逆袭》简介 >《重生1983:顶针夫人的逆袭》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