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紧模具,指尖的顶针硌得生疼。她知道,这是重生后的第一场硬仗——不是在手术台上与死神搏斗。是在流言里,为自己挣得一席之地。

    谁说我偷了她挺直脊背,从围裙口袋里掏出粮票证,这是我当知青时攒的定量粮票,不信你们看日期。堂嫂愣了愣,伸手来抢,却被她巧妙避开。围观的张大娘啧了声:到底是城里来的,脸皮就是厚。却有抱着孩子的李婶凑近竹篓:这蛋烘糕......真能补脑我家虎娃总说头晕。林晚晴趁机递上一块:婶,您尝尝,山药粉是跟卫生院王大夫学的方子。堂嫂脸色青一阵白一阵,竹竿咣当砸在石板路上,惊飞了墙角的麻雀。

    蛋烘糕还剩八个,林晚晴转向学生,语气恢复轻快,买完的同学,明天带空粮票来换手工书签!穿蓝布工装的女孩举起手:我要向日葵图案的!

    4

    缝补希望

    晨光爬上青石板路时,竹篓里只剩两张油纸。林晚晴数着手里的毛票,一共三块二毛钱,比预期多赚了五毛。她摸了摸围裙口袋里的《赤脚医生手册》,**翻开扉页,指尖划过瘫痪患者护理章节,停在足三里穴按摩示意图上,指甲轻轻划出道印子。**想起周建军扶着竹椅的样子——今天下午,她要去县医院找骨科主任,用现代康复理论说服对方,给这个被宣判死刑的男人一次机会。

    走过镇东头的供销社,她停在玻璃橱窗前。橱窗里摆着最新款的飞鸽牌缝纫机,标价220元。林晚晴摸了摸口袋里的顶针,指尖仿佛还残留着布料的纹理。她知道,这台缝纫机不仅是台机器,更是通往另一种人生的钥匙——属于林晚晴的,重生后的人生。

    data-faype=pay_tag>

    娘!清脆的呼喊声打断思绪。周小雨跌跌撞撞跑过来,手里攥着团东西:爹让我给你送这个!小女孩张开手,掌心里躺着枚锈迹斑斑的五分镍币——正是床底烟盒里的硬币。

    林晚晴突然想起烟盒的细节,眼眶微热。她蹲下身,将硬币放进小雨口袋:告诉爹,等娘攒够钱,买台新缝纫机,给你做全世界最漂亮的花裙子。

    小女孩重重点头,羊角辫上的红头绳在晨光里跳动,像朵初开的映山红。远处,公社的大喇叭响起《在希望的田野上》,林晚晴背着空竹篓,踩着晨露往家走。她知道,真正的重生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带着未来的光,把每一个现在,都活成希望的模样。

    1983年立冬那天,林晚晴用卖蛋烘糕攒的37块钱,从县城纺织厂买回一台二手缝纫机。机身锈迹斑斑,踏板踩下去咯吱作响,但机头的鎏金牡丹图案依然清晰——这是1975年出厂的蝴蝶牌,比她的年纪还大。

    她擦拭机身时,从抽屉里掉出半块碎花布,蓝底白梅的图案有些眼熟。想起上周县中学王老师来买蛋烘糕,说女儿想要带花的衬衫,便用这块布边角料缝了个口袋。要是有人问起,就说是上海的新款。王老师走时眨了眨眼,把五分钱硬塞进她手里。

    女人家鼓捣这些做啥周建军靠在竹椅上,目光盯着缝纫机上的油布,右腿下意识往毛毯里缩了缩——那是他最不愿让人看见的、萎缩如柴的肢体。林晚晴装作没看见,低头调试机针:县城中学的老师都来买布,你没见他们看小雨裙子的眼神

    男人沉默片刻,突然提高声音:隔壁赵婶说,县城有个女的摆摊卖衣服,被派出所抓了。话音刚落,竹椅下的草纸沙沙作响——那是他车祸后写的日记,字里行间都是废人拖累这样的词。

    那是因为她没办营业执照。林晚晴扯过一块蓝布,在缝纫机上压出直线,我昨天去了公社工商所,王所长说允许个体户登记。周建军喉咙动了动,想起1974年公社推荐上大学时,书记说的也是允许——然后名额就给了他儿子。

    就算合法.....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重生1983:顶针夫人的逆袭》简介 >《重生1983:顶针夫人的逆袭》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