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报告,就将其记载进日志中。织田家的武将在汇报时虚报了火枪数,而牛一大意了,没有发现他们玩弄的诡计。这一天以牛一的完败告终。
就这样,诵读工作中止了三天。重新开始诵读的那天中午——
“和泉守大人!”正辰靠近牛一,“说一件事,您千万不要认为是晚辈的胡乱推测。”
“什么事?”
“我拜读了这篇《信长记》。和泉守大人,您在这篇文章中,好像有意回避记述当时的木下藤吉郎和德川家康,不是吗?”
“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牛一断然否定。
“的确,这两位的名字在文章中是出现的,但都是和其他武将的名字放在一起。没有谈及木下大人、德川大人作为武将所发挥的个人作用。”
“应该没有这回事。”牛一的脸上显出胆怯的神色。
“我说得没错,只是您没意识到罢了。不仅是太阁大人指出的那个长筱合战。再往前看,卷三的姊川合战,我是一介军旅作家,我对这场战役的理解是——完全是内府大人的功劳,战斗才取得胜利。和泉守大人的记述却蜻蜓点水——‘在西边的三田村口,家康公受命打了头仗’,之后全是有关信长公追剿逃敌的记述。我觉得这对内府大人不公平,太阁大人的批评不是没有道理。”
“是吧。”
姊川合战是牛一本人亲临前线观战后记录下来的,但对方是个军旅作家,也无法反驳。
“至少通过当时的军力配属图,我是这么感觉的。”
“那么,你觉得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牛一慌张起来。此时,连他本人也非常清楚自己作为写手的自信发生了动摇。这种感觉从未有过。
“这么做吧——”正辰微笑一下,“从卷十开始,就要涉及太阁大人进攻中国地方的事了。把太阁大人推到前台,栩栩如生记述太阁大人被信长公褒贬的形象,如何?虽然这本书的书名叫《信长记》,但太阁大人最关心的是想看到自己作为主角,活跃在往昔的形象。因此他才会那么热心地听我们诵读,不是吗?说实话,他对别人的事情根本就不关心。对吧?”
“别人的事,根本就不关心……”
牛一觉得自己作为写手的骄傲和姿态受到蹂躏,心中不快。但正辰淡定地继续说着。
“是的。太阁大人想看到自己的功绩。还有一点,和泉守大人,治部大人没有告诉您写这本书的目的吗?”
“和江户城的藏书量对抗?”
“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不仅如此。”
“那就不知道了,治部大人只是让写江户城里没有的书。”
“是吗?”正辰目不转睛地盯着牛一,考虑着什么。
“还有其他的目的吗?”
牛一觉得其中还有自己不知晓的内幕,心中更加不悦。
“没有了。太阁大人、治部大人没有其他意思,在下我……”楠正辰冲着天花板吐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决然的神情,说出一番让牛一始料未及的话来,“那么我来说。不过,请您要理解,我要说的话不过是小人的胡思乱想。这绝不是太阁大人和治部大人的意思,好吗?”
“明白。”
“您能冲着武士刀发誓吗?”他直直看着牛一的眼睛,说道。
“我发誓。”
“那我就说了。民间觉得太阁大人因为宠爱可爱的秀赖公子,前年杀死了秀次大人,认为他残暴,评价不好。和泉守大人,您不觉得他残忍吗?”
“这个……”牛一含混其词,无法多言。对面这个男人是太阁的近臣,不知道他背后会说什么。但正辰紧盯不放。
“和泉守大人,您完全不要有顾虑,说吧。在下保证不会对外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