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出息的事。
“怎么可能?你说什么呢?你的意思是我撒谎?”太阁的脸色都变了。
“没有,我完全没有怀疑您的话。”
牛一趴在地上。
太阁怒吼道:“那你就别说怎么可能!”
“对不起。”
不能不屈服。旁边的正辰也慌了神吧,和牛一一起趴在地上,不停颤抖着。
“要不然,今天我向朝廷申请一下,把信长公当时呈递的誓约借出来,作为证据,给你看看。”
他都这么说了,牛一哑口无言。
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须臾——
“算了。”没想到太阁就此不计较了。牛一抬起头,太阁已经恢复平静,不停咳嗽,吐了一口痰。
“现在让朝廷提及往事,也是给他们添麻烦,不好。而且,你不想写信长公的败仗,这种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我事先说过,和泉守,不要过分称颂信长公。好吗?恰当地写,只要遵照事实,恰当地写。”
当天,简单吃完晚饭后,一直忙到半夜,直到把卷三弄完,工作才停止。但是,太阁不准备回城。
“我也住在这里。”
他很固执,不听劝告。于是,牛一和正辰二人不得不留在学问所。他们通宵对当天指出的问题进行修订。
对于两人意见不合的部分,只能省略不写。对太阁提出异议的金崎城部分,他们修改如下——
事已至此,无计可施,决定撤退,由木下藤吉郎留守金崎城。
转天,时近中午,太阁来了。昨天,他费神劳力。本开始恢复的身体又虚弱下去。这天,在诵读的过程中,他咳得非常厉害,常常趴在扶几上。从城里叫来了医生,但还是止不住咳嗽。对于往昔的事情。太阁记得非常清楚,让人惊讶,对于文章的推敲也更加严格。他们又一直诵读到半夜。
信长公对朝廷的冒犯行为以及种种残暴行径,牛一本打算回避,没有写进稿子里,结果这次被命令一一补上。在卷七的开头处,加了个小标题——“朝仓义景、浅井下野、浅井备前,三人头成菜肴”,描写了信长公的疯狂。信长公将三人的脑袋漆成彩色,放在盛食物的木盘上,作为新年酒会上的助兴物。而且,当年让朝廷上下悲痛的“奈良东大寺屠杀事件”也被命令添加进去。太阁走后,牛一他们当晚就补写,誊抄,转天给他审阅。
连着两天通宵工作,牛一非常疲惫。
第三天,太阁来得更晚,中午过后才到。他们从卷八开始诵读,读到中间的“三州长筱合战”处,又惹出大麻烦。
牛一认为这场战役中,织田的火枪队压制了武田的骑兵队,轻视内府(德川家康)大人的存在。这又让太阁勃然大怒。
“和泉守,你这家伙又犯同样的错误。你不要总是抬高信长公。长筱合战的获胜完全是内府大人的功劳。我们织田军只是借出火枪,之后就在一旁观战了,甚至都没有出手相助。”
太阁气得满脸通红,牛一胆战心惊。
“但是我当时在队伍中听说,为了抵御武田骑兵队的攻击,信长公下令修筑栅栏……”
对牛一的辩解,太阁付之一笑:“你就别说蠢话了。那种办法是我在永禄年间攻打美浓时想出来的。内府大人对此大加称赞,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加以使用。如果你在记述时,将此功劳归到信长公身上,内府大人有朝一日看到,我将无颜以对。而且,织田军借给内府大人的火枪数也不是三千,而是不足五百。信长公只是命令他们不停射击。另外,也不像你说的那样有三道防线,在长筱原本就没那么宽阔的地带。你不要虚饰,赶快改过来。在你修改之前,暂时不要诵读了。”
之所以弄错火枪的数量,是因为牛一没有核实同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