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太阁微微一笑,那表情像是在说不可能不够。
“太够了。这笔稿费太丰厚,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如果够,你就可以动笔了。”太阁提醒了一句。
此时,牛一的大脑异常快地转动起来。对于自己如此轻易地被金币打倒感到愤怒,但转念一想,就算近卫前久肯让价,请他写字还是要花费不少钱财的。
“关于这次创作,在下有三个请求。”牛一拿定主意,直直地看着太阁。
“你就按顺序说吧。”太阁依然面带微笑。
“首先,这本著作一旦被收入学问所中,我想就不要让人再誊抄副本了。”
牛一观察一下太阁的面色,尽量不让他看出自己的心思。
“当然会那样做。我打算下令把你的这本书放在禁止誊抄的书架上。”
禁止誊抄的书籍另有专人负责管理,一般人难以借阅。
“但是,能否允许我誊抄副本呢?”
“你是作者,自然可以。但只允许誊抄一份,而且不可外传。你的第二个请求是什么?”
“刚才您提到在下的拙作《太阁大人军记》,其实当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由大村由己分担的,那是我们两人合作的。他受到您的责骂,后来死了。由己也是因为忙于写作,一时迷糊,才做出让您生气的事。如果您喜欢那本书,就请免除由己的罪过吧。作为他的同僚,我擅自向您求情。”
微笑从太阁的脸上消失了。
“是吗?被我责骂后,由己就死了?我不知道。好,我免掉他的罪过。由己应该有个儿子吧?”
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太阁的这种记忆力都是超乎常人的。
“是的,十三岁了。”
“就让治部提携一下那个孩子吧。”
“承蒙开恩,不胜荣幸。”
“你最后一个请求是什么?你的请求越来越难办了。说吧。”
“就是关于信长公的记录。如果把这本书收进如此气派的学问所,留给后人阅览的话,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写……”
“那是当然。难道你要说不好好写吗?你就直接进入主题,说关键的。”
虽然口气严厉,但太阁的脸上没有露出不快的神情。
“我不是那个意思。对于之前的拙作,我还是有点小信心的。不过,这次写信长公传,有一个难题。”
事到如今,必须要说心里话了。牛一下定决心。
“是吗?你说说看。”
“在下开始记录信长公言行是从永禄十一年,也就是他二度进京时开始的。那一年,我被任命为奉行,在此之前,我不过是一个普通武士,作为弓箭手在战场上奔忙。”
“是吧,在战斗中可没办法做记录。”
“如果不把之前的事情,也就是信长公在尾张起步时的经过添加进去,后世的人就会说我的这个记录是半途而废。因此,之前我也走访过许多信长公的老臣,搜集了许多永禄十一年前的传闻趣事。棘手的是……”
说到这里,牛一偷偷地抬头看看太阁。不知何时,他已经闭上眼睛,难道对这番话没兴趣吗?不可能,肯定是假寐。
(混蛋……)
牛一毫不理会,继续说了下去。
“从信长公出生开始,包括经常提到的他大闹父亲葬礼,行成人礼时的样子,那些老臣们的讲述总是千差万别,反倒弄不清楚信长公的本来面貌。这出乎我的意料。”
牛一夸张地垂下肩膀。他的话一半是真实想法,另一半则是演戏。为了吸引太阁,必须扯出往事。
“尤其是那个桶狭间之战……”
牛一忘记了太阁的口臭,不禁又往前靠近一些。
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