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皇上借饷
换成铜器,可这也是杯水车薪,无法应军费之急需。朕想拜托先生,替朕向皇亲国戚借饷,不知此事可行否?”

    “圣上苦衷,国之艰难,作为臣子的理应为君为国分忧。”

    “这可是得罪皇亲权臣之事,先生可愿意担此苦差?”

    “只要能为圣上分忧,为社稷解难,臣何敢言苦!”

    崇祯转身打开橱柜,从柜中拿出几支名贵人参:“为了先生行事方便,朕除下旨外,朕将这几支万历年间一直存在宫中的人参交付于你,请先生卖掉,充任兵饷。”

    吴麟征望着崇祯手上的人参,大为感动,跪拜接过。

    “先生准备从哪家开始?”

    “臣拟从嘉定伯周奎家开始,他是皇后的父亲,当朝国丈,他如能率先垂范,为圣上分忧,此事就好办了。”

    崇祯点了点头。

    嘉定伯周奎,系周皇后的父亲。周皇后是在崇祯还是信王的时候嫁过去成为王妃的,后来崇祯在她帮助下躲过了魏忠贤的迫害,承继大位,她也随之由王妃变成了皇后,总领后宫。其父周奎随着女儿的一步升天,他也就得以飞黄腾达。

    人们在提起周奎和田弘遇这两位国丈时,都说前者爱财,后者重色。其实,财与色总是连在一起,难以区分的,人们的这种说法只不过是相比之下的相对而言而已。

    对于田弘遇的酷爱女色而言,周奎虽也有几方妻妾美女,但他更钟爱的还是珠宝和金钱。这在吴麟征来到周府,一进客厅就感受到了。

    偌大的客厅,陈设极其精美豪华,古玩字画、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因周奎正在午饭后小憩,所以吴麟征在此一边等候,一边在观览欣赏这些他连见都未见过的宝物,心想周国丈真是富可敌国,哪一件不是价值连城?

    就在吴麟征冥思遐想的时候,国丈午休醒来。周奎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翁,虽白发苍苍,但却满面红光,在几名姬妾的簇拥下,颤巍巍地走了进来。这些姬妾一个个均穿金戴银、华服美饰,极其奢靡。

    吴麟征起身见礼:“老皇亲,小臣吴麟征奉圣上之命,前来向国丈大人借银助饷,这是皇上的圣谕。”

    周奎一听借银,先已不快,待看完皇帝圣谕后,挥手斥退了在身旁服侍的姬妾,把圣谕交还了吴麟征,不仅脸色难看,声音也难听了许多:“国库缺银,为什么不去民间收税、集饷?”

    “这几年,已连年以各种名目向民间加税,前年暂借民间房租一年,去年又预征了第二年的租税,百姓在赋税重压下现已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小臣前些时由保定返京,道经各地,数千里荡然一空,城郭村镇不见人烟,房舍只剩得四壁,蓬蒿满目、鸡犬不闻。沿途所见田园,未曾见一个耕田之人,城镇已成丘墟,民间实在是无饷可加了!现在已民怨沸腾,如再增加税饷,只会为渊驱鱼,逼民造反!……万岁爷实是万不得已,方告贷诸皇亲国戚,因老皇亲与万岁爷关系最密,生死相依、故请老皇亲首倡义举,为圣上分忧,为社稷分忧!”

    吴麟征苦口婆心,一一为之剖析陈述。但谁知吴麟征的话音刚一落地,周奎便气昂昂地一口回绝:“为社稷分忧?谁为我分忧?正如吴先生所言,家乡连年荒欠,百姓欠我的田租不给,我哪有什么闲钱去助饷呢?”

    吴麟征本以为这么富有,又与皇家骨肉相连的国丈会慷慨解囊,但谁知,这老东西竟断然拒绝!吴麟征听了这如此不通情理、不近人情的话后,也陡然变色,厉声道:

    “老皇亲身为皇上至亲,坐看国家垂亡,尚如此吝啬,怎指望其他大臣为圣上分忧?”

    周奎一见手持圣旨的吴麟征厉言变色,立刻软了下来:“那你说,皇上要老夫出多少银子?”

    “这原是看老皇亲自愿。”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崇祯王朝简介 >崇祯王朝目录 > 第二十五章 皇上借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