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太原,胜利告别
脸景仰地追问:“胡先生久在前线与共产党军队浴血奋战,对当前时局中的成败得失必有高见!可否让小弟开开眼界?”

    胡宗南叹了口气说:“高见谈不上,心得倒是有一点。”他想了想,沉痛地眯起双眼,一横心地说:“东北、华北一失再失,这到底是为什么?不能说党国没有栋梁之才,也不能怪全军将士不肯前驱流血,实在是因为高级将领之间不能精诚合作,致遭共产党军队各个击破……徐州一役最能说明情况,最有检讨之必要!”

    沈醉将头点得如同小鸡啄米。

    胡宗南吹得愈发起劲:“不是我胡某夸口,别的不敢说,要是谈对付共产党,还有哪一位有这个资格来跟我比?我研究过他们的军事,研究过他们的政治,他们的革命思想。共产党军队的攻防进退、官兵操练、政治讲话以及调遣民众与粮秣供给,有哪一位比我更了解?十年啊老弟,与共产党刀兵相接,马不停蹄,宗南我是两脚黄土、一身血迹,征衣都磨破好几套哪!”

    “胡先生剿共的盖世功勋,国人有目共睹,在下也是耳熟能详,国军之中无人可比!”沈醉得寸进尺,往死里灌迷魂汤,“唉,兄长啊,国军兵败至此,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哩!如今,国人丧气,友邦耻笑,全世界的观察家们都跌坏眼镜……不知胡先生对下步战事有无良策?”

    “良策?哼!”胡宗南冷笑道,“总裁给了我四个字‘死中求生’,怎么‘求生’法?不在‘求生中死’,就在‘求死中生’。我想过了,三十年河东转河西,国军已不是过去的国军了,必须反省,开始施行新的战略。我们为什么不学一学共产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

    “先生请说得明白点。”沈醉兴趣大增,急忙探过身子,凑近胡宗南。

    胡宗南摆出长者的架势:“共产党十余年来最拿手的办法,就是放得开收得拢,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相机出击。这样,其有限的兵力才始终得以保存,而吃亏的总是国军。如今,国军当以保存实力为要,既如此,何不也像共产党军队那样大踏步后退、大踏步前进,在机动之中寻求战机,以达成歼灭共产党军队主力之目的呢?”

    沈醉作顿悟状,大呼“妙、太妙了!”他轻轻弹着响指,激动地在原地兜圈圈。

    胡宗南颇得意地说:“当然,把一些大城市、一些重要据点,把大片大片的地盘拱手让给共产党,心里肯定不那么好受。可这有什么办法呢?舍此便不能保存国军实力,便不能达成兵力优势,没有这一点,怎么跟共产党军队长期较量?以往的教训就在于轻敌,力量分散各自为政,处处皆防,则处处不防,给共产党军队以可乘之机。你看时下的太原,不就是如此吗?唉,阎老西,老毛病啊!”

    金蝉脱壳阎锡山走人,赏罚严明彭德怀论兵

    这夜无话,太原城外的枪炮声也似乎平息了一点。但阎锡山还是彻夜未眠。自从运城丢失以来,整夜合不上眼的情况时有发生。闭上眼是徐向前,睁开眼还是徐向前,他知道共产党不把太原搞到手是决不会善罢甘休的。夜深人静,长吁短叹,想不到自己一生的业绩,竟要丢在这个五台乡亲手上!阎锡山心中涌出一股不是滋味的东西。

    只待天亮,阎锡山就将召集绥署的军事、行政、经济和组织等方面的高级人士开会。他要宣读代总统李宗仁给他发来的一份邀请电——那是他通过在南京政府中做事的亲信贾景德从李代总统手上求来的,目的是想用这个小小花招金蝉脱壳。那么,今夜就是自己枕着故土睡觉的最后一夜了。谁知这一去还能不能……阎锡山深感命运多舛、前程渺茫。

    不知什么时候,窗外淅淅沥沥地下起雨。阎锡山披衣坐起。山西的雨也下得那么亲切,不带一丝风,就是下,屋檐下、树叶上,滴滴答答,听得人心里酸溜溜的。人生自古,上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一野战军简介 >第一野战军目录 > 第二十四章 太原,胜利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