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宜川、瓦子街大捷
破产,工农业生产更是滑坡滑得不可收拾。老百姓肚子搞不饱,水深火热,没有日子过了!全国各地学生、教员和工人争着起来,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和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为口号,举行罢课、罢教、罢工,声势一浪高过一浪,遍及60多个大中城市,并正向广大农村蔓延。一个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人士、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在内的民族统一战线,潮水似的滚滚而来。四海翻腾,声音只有一个:打倒蒋介石!
所有这一切,在陕北那个黄土沟里颠沛流离的毛泽东,都看得明明白白。他说:“和全国为敌的蒋介石政府,现在已经发现自己处在全民的包围中。无论是在军事战线上,或者是在政治战线上,蒋介石政府都打了败仗,都已被它所宣布为敌人的力量所包围,并且想不出逃脱的方法!”这话说得真惬意,如沐春风。的确,好心情和坏心情一样,该来的时候是挥之不去的。可以想象,在1948年开春后的某一个日子,毛泽东从容地喝下一碗小米粥,点起一支烟,哼着湖南花鼓小调踱到地图跟前的那个滋味。他甚至看地图连放大镜都不用了。本来就不老,这一来益发显得年轻。
西北野战军南下打宜川,就是这么决定下来的。已有十多天了,毛泽东在主持召开一个全国性的会,各主要战场负责人都在这里,大家谈土改纠偏、谈军事形势,最热烈的话题,还是推翻国民党政府。毛泽东兴致勃勃地提出五年为期,大家就围绕这个“五年”的设想尽情抒发起来。热闹了好一阵子,毛泽东说:“恩来呀,春天喽,老彭也该南下喽!”周恩来一点就通:“主席的意思是……”他不想简单重复,略加沉吟,说:“很对,部队‘诉苦三查’之后,大练兵也搞了一段时间,可以出击了!”毛泽东就提出打宜川的设想。他认为胡宗南当初进攻延安就是从这里出发的,如今一岁枯荣,就该让胡画一个圆。他对一切都那么不假思索。胸有成竹的话语中,随时都能弄出点儿幽默,让人伸手就能摸到肉摸到骨头。
三天之后,彭德怀拿着野司研究出来的春季攻势战役方向意见来找周恩来。开口就说:“主席的决定完全正确!”他还是老习惯,一激动就使劲敲打手中那堆图表:“完全是深思熟虑过嘛,跟下面的意见非常一致。”说话间毛泽东过来了,他刚散了会儿步,脸色焕发着热情:“恩来呀,老彭来了正好,把弼时叫过来,大家定一定。”待周恩来应声而去,他才笑着走到彭德怀跟前,从兜里摸出大半包烟,递上去:“来,再来一个歼灭战!”接着,就如数家珍似的谈起敌情:“……整个西北战场,蒋军有29个整编旅,33万多人吧。但战斗力嘛,就得打折扣啰。胡宗南这个‘绥靖’公署的主任不好当哩。蒋介石三天两头出他的血,光是组建一个裴昌会兵团,就干掉他整编第一师、第三十师、第三十六师和第六十五师,4个师啊,胡宗南嘴上不说,心里痛着呢!”
彭德怀兴奋地接上话茬:“现在,裴昌会兵团已经东出潼关和陕东南,意图很明确,是要配合刘峙打通陇海和平汉线,增援中原战场。”见毛泽东连连点头,彭德怀的话更有板眼了:“这么一来,胡宗南集团九个整编师二十八个旅,留在陕甘宁周围的也就剩下17个旅,主席你看,战机明摆着嘛!”毛泽东入神地想了想,果断掐灭烟头:“你的判断正确。目前,陕甘宁地区的胡军主力部队,就是刘戡了!”他略加沉吟,“此人生性多疑,历次战役来看,有点头脑,非等闲之辈,小看不得哟!”
这时,周恩来和任弼时都过来了。彭德怀习惯地走到地图跟前,用根树枝当指挥棒,比比划划地介绍敌人兵力部署:“……刘戡的整编二十九军军部和第二十七师、第九十师集结在洛川、黄陵地区为机动兵力,用以北援延安、东援宜川,或是阻止我军南下;整七十六师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