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宜川、瓦子街大捷
旅的七十二团和陕西保安第六团驻守韩城和禹门口,以阻止黄河以东我军西进;整七十六师第二十四旅(欠七十二团)驻守宜川;何文鼎率整个七师的十二旅、四十八旅和陕西保安第十一团驻守延安,维护延安到鄜县(今富县)的公路交通线。其余部队则驻守在铜川、三源等地。青海的马步芳整八十二师驻庆阳、合水、西峰镇;宁夏的马鸿逵整八十一师另两个旅,驻守安边以西地区;榆林的邓宝珊仍旧在我地方兵团围困之中……”
说完了敌情,彭德怀便找个炕头坐下来,照例让毛、周和任先拿意见,自己的想法稍后再说。早就胸有成竹的毛泽东,当仁不让地起身。他笑盈盈地转问彭德怀:“谈谈你们野司的想法如何?南下打宜川是不是更有利呀?”可不是“更有利”嘛!彭德怀见绣球丢到自己面前,也就毫不客气地把野司议过的方案和盘托出。然后,他说:“眼下最严重的问题是粮食。再攻榆林吧,那里没吃的,实在没有吸引力。指战员们肚子饿得瘪瘪的,怎么打仗?加上气候严寒,对攻坚也不利……”周恩来插话:“邓宝珊已经派代表过来了,想跟我们和谈。”毛泽东说:“这个人政治上还是有点倾向的,能和则好。”
“那么,西进陇东吧?也不合适!”彭德怀接着分析,“陇东那地方更没有粮食。况且,我们去跟二马打,胡宗南肯定要趁机集中兵力东援中原,对大局不利。这种不能顾全大局的仗,就是有点便宜,我们也不能打。”彭说到这里,叹了口气,显出点无奈,“要搞饱肚子,唯一的出路就是南出关中。关中人力、物力都很充足,起码可以就地取粮。另外,从战略上讲,我们一破关中,西安就受威胁,裴昌会怎么说他也得回援一下子。这样,我们也实现了策应中原三路大军的目标……”
任弼时听出了门道,转头同周恩来交换着兴奋的眼神:“好!好!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嘛!”周恩来说:“主席提出先打宜川的决策,我看非常正确。目前来看,胡宗南在延安、洛川、宜川等几个据点所投的兵力,宜川是最薄弱的,只有两个团嘛!我们围攻宜川,敌军肯定来援。现在是初春,天寒地冻,援军在运动中不易构筑工事,这对我们歼敌就太有利了。再说,我军背靠陕甘宁地区,部队行动掩护起来也不困难,贺龙总后方供应方面也是有保证的嘛。”毛泽东插话:“二纵和四纵到河东去养了些日子,马上就可参战!”
说来说去,还是“围点打援”,运动中歼敌——彭德怀的老手段。每次战役之前总会有这样一个不谋而合的过程。此后,就看彭德怀的功夫了。他是极看重敌情侦察的,不把战区兵要地志和敌军部署搞个一清如水,他绝不会轻动一兵一卒。潜入黄龙地区的化装侦察人员一批一批派出去了,各纵及各旅的副职或参谋长,也都带上得力的侦察部队深入到金盆湾、临真镇一带勘察地形和查明敌后部署情况,而他自己则忙着找纵队主要指挥员摆龙门阵。再轻的脚步走动起来也会有动静。这么大的声势,毫无疑问要惊动西安的胡宗南。
关中山城险人心更险,陕北土塬厚情义更厚
午后小憩被电话吵醒最令胡宗南头痛。一问,是宜川守军整二十四旅旅长张汉初,有火也只好压一压,但言语之间多少带出点儿小情绪:“哎呀,战场上发现几个共产党军队嫌疑有什么大不了的嘛,不要‘杞人忧天’,动不动就惊慌失措……”这可委屈了张汉初。他也不是故意来撞这个没趣。最初,按程序把电话打到绥署司令部,可参谋长盛文找不着人。勤务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打听到下落,却无端扯出一个什么红粉歌女来,说盛文吩咐过,谁也不许惊扰他,违者枪毙!勤务兵提起这个连舌头都不利索了,圣命难违,把张汉初气得……手中话筒摔两半,这才斗胆惊醒胡长官:“胡先生,宜川可是关中门户啊,总裁……”张汉初忍不住软中带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