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八章 锦囊妙算
    一九四八年三月

    陕北 南京 洛阳

    <er h3">1

    时令进了三月,陕北的风依旧又硬又冷。连下了两天雪,傍晚时突然放晴。大风却没有止,卷起冰碴子般的雪粒漫天呼啸,刷刷地往窑洞的窗棂上扑。

    毛泽东的棉衣打着补丁,他解开领扣,拉下脖子上的围巾,一手卡在腰际,一手夹着香烟,灯光映着他的脸,目光从案头上的电文移开。

    电报是刘伯承、邓小平二月十二日发来的。近一个月来,毛泽东几乎把它视为“锦囊”,摆在案头的显要位置,屡次研究。

    电文曰:

    根据总的任务,我们三军应确定向西……战役组织,应以陈谢、陈唐两部先向西进,吸引(敌)十师、十一师向西,以便大别山部队集结,迅速补充新兵,尾十师、十一师之后,吸引大别山之敌向西进……第一战役,须候情况了解,才能确定。……总以既能歼敌,又能调动敌人为原则。

    毛泽东又一次用红笔在“向西”二字下画了粗线,猛吸一口烟,脸上泛着微光,自语道:“好个向西方略!”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胜利证实了毛泽东第一着险棋的绝妙,陈粟、陈谢与刘邓三路大军成“品”字形的外线出击使全国各战场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场全国性的战略大决战即将开始。

    全国战局一盘棋。毛泽东犹如棋圣高手,宏观博览,以他军事家的胆略、政治家的洞察力、文学家的浪漫情怀,大手一挥,形同九天揽月,又准备走第二步险棋。这就是第二个跃进:令粟裕率华野的三个纵队南渡长江,直捣闽浙赣,把解放战争引向蒋管区的深远后方。

    现在,粟裕大军已集结濮阳,正为南下渡江厉兵秣马。

    为了使刘邓的“向西方略”顺利展开,推动全国战局彻底改观,正在陕北与胡宗南周旋的毛泽东从容地拈起另一枚棋子——彭德怀的西北野战军,出乎意料地点在了陕西的宜川——他要将“向西方略”再向西伸延。

    宜川城扼守陕北,是西北野战军南下出击蒋管区、威逼西安的重要门户。毛泽东决定以围城打援之策包围宜川,一方面调动胡宗南集团北上,并在运动中歼灭之;同时吸引中原之敌仓皇西援,也有利刘邓向西展开。

    二月十二日,宜川战役开始。胡宗南果然中计——闻讯宜川告急,忙令刘戡带四个旅由大路驰援,二万五千多人行至瓦子街便钻进了彭德怀摆好的口袋里。三月二日,彭德怀率部向宜川城发起总攻。此役稳操胜券。毛泽东坐在杨家沟的窑洞里,静候佳音之余,又拿出刘邓的电报,将思路转向中原,谋划连环向西的战略展开。

    鸡叫头遍。

    卫士王勇端来一碗冲好的热乎乎的面茶,毛泽东几口就喝下去,余意不尽,对王勇说道:“好香哟!”

    面茶是炒过的小米磨成面做的,王勇很拿手,见主席几口喝下,忙说:“主席,我再给你冲一碗。”

    “不用了。恰到好处,多了就觉不出它的香甜喽。”

    王勇知道主席是舍不得,拿起碗欲走。毛泽东说:“王勇,我们快不拉黑屎了。”

    王勇笑出声,露出一嘴黑牙。粮食吃紧,供应接济不上,天天吃黑豆,吃得嘴也黑了,牙也黑了,拉的屎也是黑的。就是黑豆,也只半饥不饱。口粮标准减了又减,一粒黑豆在牙齿上嚼了又嚼舍不得咽。毛泽东吃的也是这种用黑豆压成的“钱钱饭”。

    毛泽东说:“刘伯承、邓小平他们已经到敌人那里吃去了,我们也要去吃敌人的。”

    周恩来掀开窑洞棉帘,面带笑容:“主席,宜川城拿下来啦!”

    毛泽东:“那胡宗南就更睡不安稳喽。”

    “彭总电告,此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第二野战军简介 >第二野战军目录 > 第十八章 锦囊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