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岁寒冬青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至一九四八年二月
大别山区 皖北
<er h3">1
风雪大别山,漫山皆白,大自然的一切都在冰封雪盖之中。然而,那些扎根并且拥抱着大山的冬青松柏却听到了冻土底层哗啦啦的流水声,闻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涌动。
中共金寨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委张延积、县长王相卿、县委副书记张健三接到漆店区委书记江川的紧急通知:迅速赶到漆店楼房村。在关王庙区开辟工作的第二纵队第五旅教导队政委高峰和杜炳如也接到了通知。
穿过七里冲,越过余窝山,三十多里的山路,两个小时就赶到了。刚走到村头,远远看到几位部队的同志背着松柴从山上下来;进了村,又见到处打扫得干干净净,便知道一定是来了正规部队。
江川接待了他们。江川原是第二纵队民运部副部长,一进大别山就被分配到皖西做地方工作。
江川说:“有个好消息,你们猜猜。”
“二纵过来啦?”
“前方打了胜仗?”
江川都摇头。
杜炳如猜得犯急:“你这没头儿的文章,哪个能猜得着?就直说吧。”
江川这才笑着说:“邓政委和前指的几位首长来了,邀你们谈谈。”
众人一愣,竟都不相信。几个月来脱离主力,分散在大别山南北开展工作,敌来我往,动荡不安,不要说见野战军首长,连瞅到正规部队的影子都高兴得不得了。邓小平“突如其来”,而且点名要和他们谈谈,难怪县长书记们惊愕、激动不已。
“前指”通信员领着他们绕过村中的小河,走进一座小院子。
太阳已经落山,屋子里很暗。邓小平、李先念,还有鄂豫军区政委段君毅正围着一堆燃烧的木柴烤火。邓小平请他们也坐在火边,说:“赶了这么远的路,更冷,先暖暖。”
警卫员点燃了两支松油柴,屋里立时光亮了。邓小平瘦了,胡子也很久没刮,只有那两只凹陷的眼睛和以往一样,映着火光,给人一种充满信心的感染力。
屋子里很冷。火堆燃得不旺,冒起的烟却十分呛人。李先念低下头,一边吹,一边咳嗽;邓小平也用一本书扇火。柴太湿了。
江川对杜炳如耳语:“这些柴是首长刚刚从山上打来的。”
杜炳如这才想起进村时看到从山上背柴下来的同志,原来是首长们。这么寒冷的天气,邓小平他们都只穿着薄薄的粗布棉袄。相形之下,杜炳如倒比他们穿得厚实多了。杜炳如心里不是滋味儿。王相卿县长大概也不好意思,杜炳如见他总是把身上那件破皮大衣下角露出的羊毛往里掖;动动身子又露出来,就再往里掖。
火总算燃得旺一些,屋里稍暖。邓小平拍着手上的炭灰,说:“我们从这里路过,顺便找大家谈谈。先听你们讲,到大别山后做了哪些事,群众发动得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说。”
县长、县委书记们汇报了金寨各区发动群众、建立农会、消匪反霸打小保队的情况。他们还特别提到在分田、分浮财、打土豪的土改过程中出现了过“左”现象,现在已经遵照刘邓和中原局的指示予以纠正。
火越烧越旺,李先念把双手拢在火堆上方,来回翻巴掌,然后攥住杜炳如的手,说:“你的手这么凉,都快成冰砣了。你们这一段干得很好,群众发动起来了,根据地坚守住了。蒋介石、白崇禧拿我们没有办法。邓政委,这下我可有本钱对房东大娘说硬话了。”
杜炳如的手一直被李先念攥着,真的感觉到一股暖流传遍全身。听李先念说起“房东”“硬话”,他不明白,便问道:“李副司令员,房东大娘怎么啦?”
邓小平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