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次扩张:“下山摘桃子去”
    南方药厂归属解放军总后勤部之后,总后勤部先后3次将71家军队企业划归三九集团管理。这些企业分属旅游、农业、汽车、食品、酒业、房地产等多个行业,均与医药业无关。由此,三九集团搭建了一个多元化的成长平台。

    对三九来说,这些企业好比是一堆“免费的果子”,看上去琳琅满目,吃下去却异常难咽。它们大多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部队为了弥补军费不足而搞生产经营的产物,工业基础差,人员老化,关系复杂,经营思路狭窄。不过,赵新先对此却显得非常兴奋。他认为这是一次三九集团迅速做大的天赐良机。他打比喻说:“这就好比部队的一次大扩编,尽管收编的是杂牌军,战斗力不强,但毕竟人多了、枪多了,我们靠三九机制完全可以把它们改造好。”后来的事实证明,赵新先对机制的积极效应过于乐观,三九为了维持一些企业的正常运作,每年必须投入上亿元的资金。

    1996年,全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最艰难的时刻,在民营资本及跨国资本的双向夹击下,深受体制之困的国有企业在很多领域里都出现了集体溃退的现象,不少地方财政已经无力支撑沉重的包袱。于是,“国退民进”成了现实的策略,出售或并购国有企业原本是一种被禁止或不受提倡的行为,现在也成了最可选择的出路,各地政府纷纷推出老企业改组、嫁接的新政策,企业并购风起云涌。正在扩张兴头上的赵新先无疑看到了这一趋势。他在企业高层会上说:“社会上这么多的资产闲置,是三九下山摘桃子的大好机会,千万不能错过,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很快,三九拟订了大规模收购兼并的战略。

    三九第一次“下山摘桃子”就非常成功。四川的雅安制药厂是国内生产中药针剂最早的厂家之一,到1995年底,这家老牌国有企业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全年产值只有1000多万元,利润仅2万元。赵新先在一次出差中发现了这家企业,当即拍板投资1700万元予以收购,并委派最得力的干将入川经营。雅安厂的针剂贴上三九的品牌,通过三九的营销网走向全国市场,一年后产值就达到了1亿元,实现利税2000多万元。并购效应之显著,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收购雅安的成功经验顿时让赵新先雄心万丈。他认为,国有老企业的所有痼疾都是由体制造成的,只要将三九的机制和品牌注入,再加上适度的启动资金,完全可以让它们一夜之间铁树开花。1996年底,三九召开雅安经验学习会。会后,赵新先宣布成立三九投资管理公司,委派60多名干部,奔赴全国各地,专事收购兼并工作。

    笔架山上号令一响,一彪人马浩浩荡荡冲下山去。在当时国内,三九品牌响彻天下,举目四顾,像它这样既有国有企业的正宗血统,又有资金、品牌和销售网络者,几乎没有几家。把企业交给三九,不但能够得以救活,而且没有贱卖国有资产的嫌疑。因此,赵新先每到一个省,书记、省长必出面接待;到了市里,更是惊动五大班子集体迎送,各地媒体更是追踪报道,热烈捧场。一些偏僻地方的企业听说三九开始大并购,便千里迢迢地跑到深圳三九总部要求兼并。河南兰考县一下子就把7家企业都“送”给了三九;在西部某省,一个酒厂的厂长下跪恳请赵新先“吃”掉他的工厂。

    赵新先并购企业,主要有3种方式:第一种是“承债式”,三九把企业的资产和债务全部打包吃下来;第二种是“控股式”,三九出一部分资金成为企业的控股方;第三种是“托管式”,只管经营,不承担债务,从增长的效益中分成。总体而言,三九的并购成本非常之低。赵新先最倡导的并购理念是“输出机制不投钱”,也就是说,当地政府把企业送给三九来管理,再搭上一大部分的股份,三九付出的是“三件宝”:机制、品牌和渠道。湖南的郴州药厂是赵新先常常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败局Ⅱ简介 >大败局Ⅱ目录 > 第一次扩张:“下山摘桃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