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米其林中国
事方式更为直接,他们并不绝对服从自己的上司。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的上司做得不对,就会直言自己的想法,并且会向上司解释他们这样想或这样做的理由,而来自国企的上司就会感到不舒服,觉得被冒犯了。

    日常工作中的种种误解、摩擦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生产运营。企业文化的整合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如何整合?是把米其林文化全盘复制到新的企业,让中方员工在短时间内立刻改变原有的思想,完全接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文化不是一时一刻形成的,而是经历了长久的积淀,而且往往根深蒂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被改变,更不可能用一种新的文化完全去取代。这种激进的改革措施极有可能引起强烈的抵触情绪,使问题变得更加难以处理。

    但是文化整合又是势在必行的,不然就会影响新企业的正常发展。文化的冲突、沟通的障碍,导致员工的不良工作情绪,影响了他们之间的相互配合,也影响了工作效率。所以整合,必须先从双方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开始。让外方人员能够了解并理解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同时也要让中方员工了解并理解法国文化、米其林的文化、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在增进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相互之间的信任。

    有外资/合资企业工作经验的员工在这里就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他们成为新企业的催化剂,帮助外方员工和原国企员工之间达成相互理解,取得两方面的信任。在新公司中,外方人员大多是技术方面的人员,管理层人员比较少;一线的生产经理等都是原国企员工;而来自外资/合资公司的员工担当起人事管理的职能,他们在外资/合资公司的经验,以及他们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让他们能够比较顺利地承担起执行整合的任务,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然而整合是困难的,也是缓慢的。新公司的整合从2001年成立时开始,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我们当时保留了原中方公司的管理团队。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尽快建立起中方员工的信任。如果替换原公司的管理人员,从市场上再招收新的有外资/合资企业经验的人员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是这就会影响到原国企中的员工,他们会觉得不安,觉得新公司是不是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也许我的饭碗很快也会保不住了,这样就会搞得人心涣散,大家都觉得岌岌可危,令企业无法正常运行。新公司给中方的管理人员提供了很多的培训机会,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理解米其林的文化,学习新的管理理念。新公司还送他们出国学习,让他们开眼界。结果是,这些中方管理人员的思想慢慢地有了转变,认同了米其林的文化。当然,也有一小部分员工,依然没办法适应新的情况,没法满足新的要求,那么公司就会给他们重新做出安排。这样的方式从时间上来说是有一些损失的,但是这赢得了中方员工对外方的信任,消除了中方员工的顾虑。

    事实上,尽管双方的文化不同,在一些基本的价值观上还是相同的。比如中外员工都知道让客户满意、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是重要的等等。这些基本的理念也是相互沟通和理解的一个基础。

    有了信任这个基础,文化整合就开始变得容易了。2001年的时候,米其林并没有在新公司中实施其职业生涯管理系统,也没有实施阶段性职业发展流程评估(PDR)和年度评估(APR)。这些都是在2004年才开始实施起来的。在还没有建立起信任的时候,职业经理(CareerManager)的出现,不仅不能被理解,而且也没法被中方的员工接受。他们不认为这是有助于他们的职业发展的一件事情,反而还会怀疑职业经理是不是新公司来的“间谍”,来探听消息的,更谈不上会对职业经理敞开心怀,告诉他自己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案例(第五辑):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困简介 >案例(第五辑):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困目录 > 米其林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