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天生就想做老板 南方人赚钱故事
花,能赚5000~10000元,罗湖的许多小区,我都炒过,最多的是东乐花园,当时我一口气拿到了近30套。一年后,我的资产达到六七十万元。
“1993年初,全国各地到处都在盖房,似乎只要盖了房,钱就来了。因此我们在惠阳找到了一块地,计划盖一个26层的大楼。没想到,我们刚打了地基,6月份,中央开始宏观调控,到9月份,银根紧缩,因为我们建房的建筑公司本来是垫资做的,这时候贷不到一分钱,大楼最终成了个烂尾楼。
“这一次,尽管我的钱又赔个精光,但我还不死心,当时我发现温州的三轮车牌照一个已炒到五六万元,而在惠阳,基本上不存在炒作,我推测温州的情况不久也会在惠阳重演,就借钱从外地运来了一百多辆三轮车,准备在惠阳申请牌照。谁知,车子还没落地,就被没收了。
“接连不断的失败使得我在1995年连1000元也拿不出来了,生活没有着落,不得不寻求谋生之道。一天,我在通讯市场的一个柜台买了一台寻呼机,然后,转手卖给别人就赚了几十块钱。
“看见这样一个能够迅速赚钱的机会,于是我就花了200元,在报上登了个卖寻呼机的广告。前前后后,我接到了300多个电话,向我要寻呼机。我再次到那个柜台拿货。这样,我就做起了寻呼机小买卖。由于我经常向同一个柜台要货,就可以比一般的买主拿到更便宜的货。
“不久,我注意到一个现象:越是便宜的寻呼机,需求量越大,而这种便宜的寻呼机,一般都是二手机改频的。我琢磨,要想发财,必须找到二手机的货源,同时,必须找到技术人员,懂得改频。幸运的是,我碰到一个台湾商人,专门在日本收购二手寻呼机,更幸运的是,我又找到了几个懂得改频技术的工程师。有了这两大资源,我不再做零售了,改做批发。我向那个台湾商人购买二手机,再请那几个工程师给我改频,然后,将改装好的寻呼机批发给零售商。
“改频寻呼机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当时,一个没有改频的二手寻呼机,只要20元就能买到,改频之后,每台价格可以上涨十几倍,能够卖到300元一台。而且还供不应求。由于我货源充足,可以源源不断地供货,到1997年,我的事业达到一个顶峰,好歹也算是个千万富翁了。
“尽管生意做得非常顺利,我还是清醒地认识到:寻呼机无疑是夕阳产业,被手机取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必须另找投资方向。后来,我又做了两次较大的投资,一是对教育产业的投资,另一项是投资一个飞机驾驶培训学校,但这两项投资都不够成功,赔了一些钱,但真正让我元气大伤的,是B股市场。
“2001年2月19日,B股市场对境内投资者开放,在多个无量涨停板之后,我在朋友的怂恿下,重金杀入B股。谁知数月后B股跳水,我的股票全部被套。3年多的熊市让我越套越深,我的资产缩水了2/3。
“后来,经过仔细的思考与分析,我发现了自己以前的成功,都在于自己大胆敢试,善于发现别人所没有发现的商机,并能先人一步捕捉机会,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投机成分。
“三次惨败,我历尽沧桑。痛定思痛,我决心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抛弃过去想依赖一两次机会迅速暴富的心理,脚踏实地练好基本功,一点一点做起来。
“2002年初,在朋友的帮助下,我将剩下的资金投资入股了一家叫伟伯的数码相机生产厂。2002年下半年,依托这家数码相机厂,我公司开始经营九九加一牌的数码相机。考虑到自己的资金实力、产品定位以及数码相机具体的市场环境,我们没有做那种大投入的市场推广,也没有搞什么连锁加盟,而是全部是针对低端客户,低价是我们的优势。这一次投资比较成功,到现在我的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