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天生就想做老板 南方人赚钱故事
已全部收回来了,股权也增值了。”
最后,林立人说:“从十几岁经商到现在,20年间,我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如今仍处在创业阶段。失败并不可怕,在我这个年龄做生意的温州人,谁没有受过骗?遭过抢?谁没有身无分文数年不敢回家的经历?谁没有睡过地板,甚至露宿过街头?重要的是不要被失败打倒,只有那些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愈挫愈奋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甜”,只要最终能成功,前面的失败反而能为成功者增添光彩。
开个布头专卖店:
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精打细算,买衣不如做衣已成为普通百姓的消费主流。渴望参与,渴望自己动手,都市人的消费观念已从纯享受的思维,转变到了“自己动手,增添浪漫”的境界。这种“自助式消费”方式,正向我们展示一条时尚信息:开个布头专卖店,它是大商场不热衷经营面料的遗拾补缺,也迎合了当前都市人热衷自助式消费的时尚。
别小看了布头,虽说是小布头但小有小的用处,小布头可做头饰、颈饰、腰饰,大布头可做上衣、裙子,碎布头可连接起来做成靠垫、坐垫,只要设计好,一点都不会浪费。投资“布头专卖店”,只要服务态度好,灵活经营,其中的盈利是相当可观的,用不了多久就会赚回本钱。它是下岗职工简单易行、投资小、见效快的理想投资项目。
311、不当主角当配角
红花还要绿叶扶,如果说电视广告里面那些燃气热水器是主角的话,那么,为他们生产热水器心脏部件热交换器的靖江热水器配件厂则是配角,而且是自觉自愿当的配角。
靖江热水器配件厂原是装潢标牌厂,由于同行竞争激烈,该厂决定通过发展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闯出新的路子。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热水器出现畅销苗头,一定大有前途。在分析了热水器的市场前景和热水器的技术特点后,该厂决定甘当配角,瞄准热交换器进行开发研制。
为了能当好配角,厂长从研制的第一天起,就像老和尚敲木鱼似的对研制人员说:“冷水变热水,让人洗澡,洗东西,全靠在热交换器中燃烧煤气或液化气。如果选料、焊接加工有一丝一毫马虎,造成漏气,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因此,厂里进料选了又选,严格进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产品检验。该厂产品的声誉一炮打响,生产玉环牌热水器的南京热水器总厂率先同他们签订长期要货合同。接着,上海申花、广州万家乐、神州,以及天津,沈阳、苏州等地180多家燃气热水器厂,缠着厂长要货,使该厂半年的销售收入和列税猛增了好几倍。
当众多人抢着做一样生意的时候,如果能为这些想赚钱的人提供服务,那么,你赚的钱会比他们还要多。
312、“七星北斗阵”的创业史
号称中国“灶具大王”的广东华帝集团,在短短的几年发展时间之内,已经成为国内灶具的第一品牌,其燃气热水器也进入了全国十大主导品牌之列。华帝原何能够取得如此的佳绩,原因就在于创业的7兄弟同心同德、众志成城。
华帝热水器的创业群体被人称为是“七星北斗阵”。7个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都来自广东中山市小榄镇的农民家庭,他们打破了中国人“一人是条龙,三人是条虫”的怪圈,树起合伙创业成功的典范。
1978年,邓新华、黄文枝、潘权枝、李家康4人一起被分配到了一家镇办机电厂工作。他们工作勤奋,都成为了业务骨干,1980年黄文枝还当上了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后来机电厂关闭了,员工全部解散。与此同时,黄启均在一家镇办农具厂当铁匠,是厂里锻焊高手杨建辉的徒弟,关锡源则在一家镇办印刷厂当排字员。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