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章
角废料、针头线脑的表外储层。所谓表外储层,是指厚度在0.5米以下的薄差油层,没有大的利用价值,按国际惯例,这些特差油层一般不计算在储量表内。王启民又一次把目光投向这些微不足道的油层,他想,大庆油田的表外储层每口井都有,每个油层都有,单独看这些油层很瘦,含油性极差,但大庆油田有上千平方公里,加在一起不就是又一个肥沃油田了吗?倘若这类油层开采成功,就可以变瘦为宝,可以增加几亿吨的地质储量,就等于为国家又找到了一个大油田!

    王启民新一轮的攻坚战打响了。

    王启民:

    在领导的支持下,我和同事们开始了攻克表外储层的试验。这种试验,在国内外是没有先例的。特别是对于含钙表外储层,油层更薄,更致密,更坚硬。

    这种石头像磨刀石一样,扔到大街上,谁也不会相信这里面会出石油。为了减少浪费,我们选择了一种新的布、井方法,但井打完之后,根本没有产量。我认真观察,只在起出油管的管壁上沾了一点点原油。不少人感到前途渺茫。有的说,含油性这么差,能有工业开采价值吗?有人劝我,表外储层虽然是客观存在,但还不具备工业开采价值,作为稳产对象放到规划中风险太大了,万一落空,影响了第二个10年稳产,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我爱人也关心地对我说:老王啊,螃蟹壳里的肉好吃,螃蟹腿里的肉也好吃,螃蟹的尖尖爪里的肉可不好吃啊,万一卡在嗓子眼里,嚼不烂,咽不下,到时候多难受呀。她说的不无道理,这的确是一个困难大、风险大的试验。我记得周总理的两句诗: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多年来,我经常勉励自己,人生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只有坚忍不拔,才能找到新路,才能获得成功。我想,搞石油的人,思想里首先要有油,只有思想不断解放,依靠科技进步,勇于探索,地下的油才能不断地挖掘出来。

    根据油管上沾的一点点油迹,我又守在现场,用放大镜长时间仔细观察毛毛层(表外储层)的岩芯,思路越来越亮堂了。这些毛毛层中的油,实质上是运动着的,是鲜活的,是可以开采出来的。地下的原油层和薄油层就像一棵大树的主根和须根一样,从断面上看,这些油斑斑点点,是孤立的,但地下的油层是立体的,所有的薄油层都像大树的须根,根根与厚油层紧密相连。所以,我的结论是:油既然能够运移储藏进去,掌握相应的开发技术,就可以把它开采出来……

    王启民这一于又是7年这7年,王启民完全忘记了外面的世界。洞中方一日,洞外已数年,王启民已全然不知今夕何夕。他不明白,偶尔镜中晤面,那个两鬓染秋,一脸沧桑的人究竟是谁,惟有充血的双眼和瞳仁里透出的坚毅似乎还能辨认出是自己。他的腰更弯了,弯到了自己不能容忍的弯度。他被爱人戏称为:王罗锅,而自己也早没了为自尊而还击的勇气,他的身体更多的时候缺失了高度。那种直立的痛苦常常使他索性蜷伏思索或伏案命笔,而他乐观的天陛常自嘲说这是地球引力在启发他关注脚下的热土。这是拥抱大地的姿势,是俯首为牛的姿势,是奋力拉车的姿势。摆脱了地球引力,那就是一只鸟儿飞翔的姿势,他就可以天马行空,神游八极;而匍匐大地,他就是一个朝拜的姿势,他能听到大地的心跳,能听到隐秘的心给他神秘的暗示。他自己也说,他把自己始终定位在石油地质开发的坐标上,那成千上万个数据,都紧连着他的神经;地下油水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也足以使他牵肠挂肚。

    这就是王启民,一个为了共和国甘当受难者的人,一个把石油事业当做神圣宗教的人,为了民族利益把个人利益放弃的人。

    7年下来,表外储层试验获得成功。为大庆油田的稳产高产进一步提供了资源保证。表外储层的地质储量,经过反复测算可达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精神简介 >中国精神目录 > 第二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