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自有主张
吧?我这里有你在广州和我们打交道时的奏折,你自己看看吧!说着,摔给耆英一摞信件。这是些档案材料。
这些档案材料平素是难以看见的。只因洋人在攻陷广州时,在叶名琛的总督府里缴获了大批的档案材料,里边就存有十多年前耆英给道光帝的奏折和信件资料。当时,耆英正穿梭于清府与洋人之间,为了早日完成约之来,他常虚以委蛇,连骗带哄,为让道光帝明白有些话并不是出自他的真心,不是他的本意,他便详细向道光帝汇报这都是哄逗夷人的。因为夷人出尔反尔像小人一样难养,像海盗一样凶狠,像狼一样荼毒……
李泰国懂得中国文字,他指着这些旧日的文字,念给他听……耆英的老脸丢尽了。
他无法再以老朋友的身份留在天津了,便灰溜溜回京了。因为没有完成皇帝的旨意。咸丰帝大怒,以擅离职守为由,赐给他一条非常结实好看的丝帛,让他上吊了。
1858年6月26日晚,中英《天津条约》正式签订。在此之前,中美、中俄、中法条约均相继签订。中英、中法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为:
1.英、法公使驻北京,与政府外交来往用平等礼节;
2.开放牛庄、登州、台湾(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渎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海关雇佣外人;
3.外人得往内地游历;
4.中国人民与外国人争讼贺件,由该国领艿馆会同中国馆审办;
5.耶稣教、天主教得入内地自由传教;
修改税则,减轻商船吨税;
1.外国兵船得游历各通商口岸;
2.赔款,英国四百万两,法国二百万两;
3.享受最惠国待遇……通商章程的主要内容为:
4.承认鸦片贸易为合法,改名为洋药,每百斤收税银三十两;
5.进出口货物一律按时价百抽五征税;
洋货运销内地,按时价抽2.5外子口税,不再缴厘金、常关税……
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之后,咸丰帝奕拧大为不满。待别是英法两国所提派员驻京、内河通商、内地游行、赔偿兵费四条中,他对派员驻京和内河通商最为光火。
作为天朝皇帝,威加海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内唯我独尊。往昔,外夷进京不是称臣就是进贡,谁承想今日却来驻京了,一不进贡,二不称臣,却跟我平分秋色来了。你们洋人坚船利炮,八面威风,到处滋孚,扰我神州不算,今天还要到我榻边安眠,这岂不是又多个洋皇帝?我真龙天子的脸面哪去了?不行!
咸丰帝左思右想,觉得应该修改或者废除天津条约。签约前,咸丰帝就告咨桂良等人,洋人若提出驻京及内江通商,万不可准。谁知桂良却说,主战不如主抚,否则不但天津不保,还要危及北京,万一拦阻不住,竟近都门,战则不敢烧幸,抚则愈难为力,无论该夷彼时就抚所愿愈奢,即照现在之款目抚之,事已迟矣。不如假装答应他们,把它们哄走,到时候我们不承认它就行了,万不可作为真凭实据;不过假此数纸,暂且退却海口兵船,将来倘欲背盟弃好,只须将奴才等治以办理不善之罪,即可作为废纸。
咸丰帝见桂良说得头头是道,想想也是,便允准了签约。但咸丰帝奕宁又坚持附带一个要求:公使进京不许带眷属,一切跪拜礼节要按中国制度。
但桂良等谈判者根本没有向洋人们提出皇帝的要求。桂良等人害怕洋人甚于害怕皇帝。
他们完全被洋人们吓破了胆子,洋人步步相逼,不达目的,不会罢休。而咸丰身坐九重皇宫,屏绝视听,还好糊弄。桂良等人哪里是为国家民族考虑,主要是为自己考虑。既然摊上这个倒霉的差事,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掉了脑袋丢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