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五章 自有主张
出?咸丰实在想不出主意。他只觉得绿眼长毛举起的来复枪齐齐对着自己的胸膛,这情形委实太危险了,应该差人迅速和洋人谈判,以解燃眉之急。

    他连忙派大学士桂良和吏部尚书花沙纳为全权大臣前去天津交涉,尽快缓解对京津地区的压力。

    1858年6月2日,两位大臣赶到天津,下榻于北门外针市街,摆开架式,准备与各国使节开始谈判。为了确保谈判成功,尽可能保全体面,又少损利益,咸丰又特派耆英前来助战,作为后盾。耆英是老资格的外交家,在十多年前和英人打交道时积累了不少经验,咸丰认为洋人对他自会倚重,桂良他们办不了的事情,耆英会厚着老睑去办。

    6月4日,英国全权大使额尔金首先在南门外海光寺亮相。他是四国公使中的核心人物,也是修约的发起者,只要把这个难剃的头给解决了,余者均好办理。因此,他是重中之重,桂良、花沙纳决定先与他进行首轮会谈。

    额尔金出场丫。

    一支军乐队嘀嘀达达演奏着。白色制服,白色手套,雪亮的马靴,闪亮的军号。音符像金蛇般在凄清的空气中奔突着。阳光和尘土抹在这支庞大的有着150人的仪仗队身上。额尔金被裹在闪闪发光的金属中和喧闹的音流中,像马戏团的小丑般出场了。他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他是胜利者。

    但额尔金忘了这是中国的土地。他的这番举动虽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更多的是引起了中国人仇视的目光和唾骂。桂良和花沙纳因为底气不足早已躬迎在寺门外。额尔金傲慢地坐下来,等桂良、花沙纳刚坐定,他便极不礼貌地提出验看他俩的全权大臣关防。桂良出示咸丰皇帝的御旨为证。但额尔金仍认为不算数,他骄横地说,如果你们没有关防,会晤就不可能具有法律性和权威性。但当桂良按要求把诸事办妥之后,额尔金却又不出面了,只把谈判的权力交给了随员威托玛、翻译李泰国和马吉士。

    威托玛和李泰国是两个粗暴而又没有教养的人,以这样的没有官阶没有教养的人和清帝国的全权大臣谈判,本身对清政府就是极大的侮辱。但已是战败之国,何以谈自尊?只得让这几个粗俗夷人咆哮礼仪之堂。

    就在谈判遇到难度时,耆英从幕后走向了前台。耆英到达天津的第二天,便把自己来津的消息通知给四国使节。美国公使列卫廉和俄国公使普提雅廷都会见了这个清朝重臣。在四国中,美国人一直充当调停人,他们的基本国策就是坐收渔利,用最少的投资换来最大的收益。而俄国人则更是抱着拣便宜的心理来到中国的。他们既不准备出兵,也不准备投资,只想完成俄罗斯贪婪的能捞一把是一把的梦想。因为有英国人和法国人出兵出钱出力,他们只是趁火打劫而已。

    但额尔金和葛罗却对耆英的到来并不看重。他们分别很冷淡地说,现在正和清政府的正式代表谈判,没有时间和你会晤,你先等以时日吧。

    终于等到了李泰国和威托玛的来访,两位英国人来到了耆英下榻的馆所。

    耆英听说英国人要来,命手下人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菜。当酒足饭饱之时,耆英激动地谈起丫往饵。他向二位英国人询问老朋友璞鼎查的行踪,并很神秘地向他们谈起了他和这位前驻华全权大使、香港第一任总督的深厚情谊。他说他们是干亲家。在一次宴会上,就是在《虎门条约》签署后的宴会上,璞鼎查谈起了自己的家人和儿子,并询问耆英的家庭情况。两人年龄相仿,既为人父,又为人臣,在各自的国家里都很显赫,便谈得很投机。耆英就提出让璞鼎查当自己孩子的千爸爸,并向他讨要刚照的全家福照片……转眼十多年过去了。耆英充满感情地说,真想念这位老朋友哟!

    但是,李泰国很冷淡地打断了耆英的话,他说,大人未必像你自己所说的那样,真的想念什么英国朋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1997·香港回归简介 >中国1997·香港回归目录 > 第五章 自有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