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宗教志
之神。康熙间修,乾隆十六年,举人许志刚等重修。
马王庙在东安坊,郑氏时建,祀天驷之神,而俗以为辅信将军。
总管宫在西安坊,郑氏时建,神倪姓,轶其名,为海舶总管,殁而为神。又一在大西门外中楼仔街,康熙三十年巡道高拱乾建。
天公坛在西安坊,祀玉皇上帝。
三官堂在宁南坊,乾隆四十三年建,祀三官。
五帝庙在宁南坊,康熙时建,祀五显大帝,又称五显灵官。
药王庙在西定坊,康熙时邑人建,祀神农。
水仙宫在西定坊,面海,康熙五十四年漳、泉商郊合建,祀五神,莫详姓氏,或以为大禹、伍员、屈平,而二人为项籍、鲁班,或易以王勃、李白。按禹平水土,功在万世,伍相浮江,屈子投汨,人以为忠,祀之可也。项籍、鲁班,何当此?王勃、李白,亦有不宜。余意苟欲实之,不如改祀伯益及冥。夫禹之治水也,益烈山泽,其功相若;冥勤其官,而水死,殷人祀之,皆有合于五祀者也。乾隆六年修,旁有三益堂,为郊商集议之所,历年积款甚多,置产生息,故其壮丽冠于他庙。
奎楼在台澎道署东南隅,雍正四年建,祀魁星。下为开帝厅,旁为观音堂。又名奎楼书院,为士人集议之所。
海安宫在大西门外,滨海西向,乾隆五十三年,大将军福康安建,祀天后。而府治之祀天后者,尚有数处。
开漳圣王庙在大南门内,咸丰元年,漳籍绅商合建,祀开漳圣王。按王陈元光,唐末为福建观察使,王审知部将帅军入漳,逐土黎以处华人,筑寨于龙溪柳江之西,置唐化里,因为将军,知州事。漳州之开辟,始于此,故漳人多祀之。
精忠庙在东安坊,祀宋岳忠武王。
三山国王庙在镇北坊,雍正七年,知县杨元玺、游击林梦熊率潮州商民建,祀潮州中山、明山、独山之神。三山皆在揭阳县界。
普济殿在西定坊,祀王爷。
元和宫在镇北坊大铳街,祀吴真人。
良皇宫在镇北坊,祀吴真人。
弥陀寺在大东门内,明延平郡王郑经建,康熙五十七年,里人董大彩修,五十八年,武夷僧一峰募建西堂,里人陈仕俊复增建之,殿宇宽敞,花木幽邃,为郡治冠。
观音亭在镇北坊,郑氏时建,康熙三十二年修,乾隆五十六年,里人陈漳山等重修。
海会寺在县辖永康里,距大北门三里,为郑氏之北园别墅,康熙二十九年,巡道王效宗、总兵王化行改建为寺,有碑记,尚存。置田五十甲,园六甲,檨圃一所,以供香火,延僧志中主之。花木幽邃,殿宇巍峨,为诸寺冠。乾隆十五年,巡道书成修,改名榴禅。嘉庆元年,提督哈当阿重修,又改名海靖,亦曰开元,其后叠修。寺祀释迦佛,并供明延平郡王神位。
黄蘖寺在大北门外,康熙二十七年,左营守备孟大志建,三十一年火,三十二年寺僧募建,地大境幽,题咏者多,今圮。
竹溪寺在大南门外,康熙三十年建,径曲林幽,清溪环拱,颇称胜概,颜其山门曰小西天。乾隆五十四年,里人蔡和生倡修,嘉庆元年重修。
法华寺即梦蝶园故址,康熙二十二年改为寺,知府蒋毓英以寺后之地二甲为香火。乾隆二十九年,知府蒋允焄重建,并于寺前浚一池,曰南湖,旁造一楼,曰半月。
广慈庵在东安坊,康熙三十一年建。
慈云阁在东安坊,康熙三十五年,诸罗知县周锺瑄建,乾隆十六年,诸罗知县周芬斗修,嘉庆八年,里人王琳等重修。
龙山寺在大东门外,雍正时里人公建,乾隆五十四年,里人王拱照等修。
清水寺在东安坊。
万寿寺在城东永康里,康熙五十年建万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