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宗教志
亭,为朝贺之地。雍正元年重建,后置僧舍供佛,置香火田五十甲。乾隆三十年,新建万寿宫于城内,而寺仍存然,以寺租拨归崇文书院,渐就倾颓,今圮。
大士殿在镇北坊海神庙之右,光绪十二年建。
白龙庵在镇署之右,福州人建,祀五福大帝,则瘟神也。后于亭仔脚街别立扶鸾之所,曰西来庵。
临水夫人庙在东安坊。
五妃庙在大南门外桂子山,康熙年间,邑人就明五妃之墓建庙,乾隆十一年,巡台御史六十七范咸命海防同知方邦基修之,并刊其诗于石,立于大南门城畔,今存。
辜孝妇庙在东安坊,邑人建,祀辜氏妇,事见《列传》。其后祔祀黄宝姑。
嘉义县
龙湖岩在县辖赤山堡六甲庄,郑氏时谘议参军陈永华建,其前有潭,曰龙湖,花木幽邃,称胜境。乾隆元年,六甲庄人文超水、漆林庄人蔡壮募款重建,并祀延平郡王。
碧云寺在县辖哆啰啯堡之火山。康熙十四年,僧参彻自福建来,住锡龙湖岩,偶至此地,以其山林之佳,遂辟茅结庐,奉龙湖岩之佛祀之,朝夕诵经,持戒甚固,附近庄人乃谋建寺,曰大仙岩。嗣命其徒鹤龄居之,又建一寺于玉案山之腹,后祀如来,而前奉延平郡王神位。乾隆五十五年二月,参彻没,众葬之寺前,建浮屠。五十六年,邑人洪志商募修。嘉庆二十四年,子爵王得禄重修。
凤山县
双慈亭在县治,俗称大庙,建于乾隆初年,道光八年重修。前祀观音,后祀天后,故曰双慈。
宁靖王庙在县辖维新里竹沪庄田,为王所辟,薨后与元妃罗氏合葬于此,佃人建庙立像祀,至今庄人犹称老祖,每年以七月二十七日、九月二十五日致祭。庙前古榕两株,荫大数亩,境极清閟。
超峰寺在县辖嘉祥外里岗山之上,旧志以岗山树色为邑八景之一。雍正间,有僧绍光者结茅于此,乾隆二十八年,知府蒋允焄乃建为寺。
兴隆寺在旧治龟山之麓则兴隆里,康熙三十三年建。
元兴寺在县辖打鼓山之麓,乾隆八年僧经元募建,光绪十七年火。
清水岩寺在县治之南则凤山也,县志称凤山有十三胜,而清水岩其一。道光十四年,乡董简立募建。
澎湖厅
水仙宫在妈宫澳渡头,康熙三十五年,右营游击薛奎建。光绪元年,妈宫街商人重修。
观音亭在妈宫澳,康熙三十五年,右营游击薛奎建。法人之役,佛像被毁,光绪十七年,总兵吴宏洛捐修。
地藏庙在妈宫澳武忠祠之畔。
真武庙在妈宫澳,乾隆五十六年,通判蒋曾年、副将黄象新等捐修。
光绪元年,董事高其华重修。
祖师庙在厅治东三里许,祀清水岩祖师。厅志云,康熙间有僧自泉州清水岩至此,不言其名,为人治病,有神效,不取药资,以钱米亦不受,去后里人思之,立庙以祀。
真人庙祀保生大帝,各澳多建庙。
将军庙在八罩屿网垵,神之姓名事迹无考,澳之得名亦因此庙。府志云:“岂隋开皇中虎贲陈棱略地至此,因祀之欤?”按将军澳之名已久,是此庙应建于明代,惜无文献足征尔。
大王庙一在八罩屿,一在龙门港,一在通梁澳,各澳亦有。《澎湖纪略》以为金龙大王之类,亦土神也,西屿之神,尤著灵异,海舶出入,必备牲醴之,投海中祀之。
台湾府(附郭台湾)
天后庙在府治大墩街。
彰化县
庆安宫在县治东门内,嘉庆二十二年建,祀吴真人。
定光庙在北门内,乾隆二十七年,北路营副将张世英建,祀定光佛。
威惠宫在南门内,雍正十年